新课标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现代体育教育应该遵守以人为本、以学生在现实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和心得为出发点,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会体育教学带来的幸福快乐。小学体育是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体育活动技能,养成喜欢运动的习惯,达到身心健康的发展目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最大改变,将是更加注重情景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课程改革以后,体育课教学的重点将从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改变为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索。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探讨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新,其中包括尝试性阐述了构建新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新体育课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创新
在长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一些经验,教学过程的创新程度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等方面,难以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注重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充分借鉴、汲取先进的教改经验,在体育教学成效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竞赛手段
体育教学活动在学生的体力消耗方面是比较大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持久性都受到较大挑战,上一点所讲的游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趣味性程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还将竞赛手段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体育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和提高成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在篮球内容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动作示范之后,就需要学生进行运球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单纯的练习活动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学生训练的动力不足。此时,笔者立足于学生内心竞争欲望强烈的心理发展特点,将单纯的训练活动设计为专项竞赛活动,将运球动作训练变为“50米运球比赛”,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要求学生在保证动作规范到位的情况下,以50米距离为标准,实施运球前进,时间最短者为胜。将学生本来认为枯燥的动作训练转变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竞赛活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了有效激发,在学生你追我赶的浓厚竞争氛围中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成效要比单纯的重复训练明显得多。
二、创新教学手段
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完全是一项技能性教学,对教学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教师的讲解示范已经足够,根本不需要教学手段的改善。这样的理念是片面的,体育教学同样需要补充大量的知识,而且对一些疑难性动作的讲解,总不能要求教师反复做瞬间动作,学生观察也不够形象具体,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增强演示和观察模仿效果。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运用信息手段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从体育运动起源、体育卫生常识、体育明星知识乃至体育重大赛事的精彩场面,通过这样的信息补充使体育室内课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笔者重视多媒体手段在一些疑难动作训练上的促进功能,将一些瞬间动作、难度较大的动作通过多媒体慢动作的演示,或是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动作的前后连贯分解看得清清楚楚。只有看仔细了,领悟效果才会增强。多媒体手段同样可以为体育教学动作训练提供帮助。
三、进行设疑引思
在教学中利用示范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及时提出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双人三足跑》游戏中,首先,引导质疑:大家想想两人能三足走吗?如何才能跑得更快?给同学们充分的想象空间,然后找几组同学出来表演,适当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在现代的创新教育中,教师应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四、创设学习环境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承担者与体现者,是创新教育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死板……这些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全面张扬,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管得过多、过死,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民主的教学思想,努力营造创新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真正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比如允许学生打断老师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等,这样,学生就能以健康的心态、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他们就能全面、自由、富有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
五、创新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已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留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的空间,主张由注入式的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学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学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在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具体安排以及技术语言的运用上要充分考虑趣味性的因素;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
比如上学期我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上的一节篮球教学研究课,我大胆改革,改变了传统篮球课“先教后练”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先练后学”的教学方法,不做任何示范讲解,只是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运球“绝招”展示出来,即兴表演,在传球教学时提出“及时、隐蔽、到位”的要求,四人一组即兴发挥,任意创新动作,教师一同参加运动。同学们在课堂上互相学习、相互鼓励、相互协作、相互欣赏,虽然在课堂上整体场面看上去很乱,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表演的运球“绝招”,充满想象力的传球、才华横溢的球技是多么可爱。你会认识到学生那些独树一帜的主张、新奇大胆的创新和标新立异的意识才是“参与式”体育教学所要追求的真正目标,可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会给体育课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活力啊!
总之,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郭强;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才智;2018年27期
[2]吴弟友;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赤子(中旬);2014年02期
[3]曹帅;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5期
[4]马梅梅;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的创新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3年18期
[5]郭景燊;新课改下如何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9年02期
[6]吕丽红;新课改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0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创新
在长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一些经验,教学过程的创新程度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等方面,难以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注重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充分借鉴、汲取先进的教改经验,在体育教学成效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竞赛手段
体育教学活动在学生的体力消耗方面是比较大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持久性都受到较大挑战,上一点所讲的游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趣味性程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还将竞赛手段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体育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和提高成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在篮球内容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动作示范之后,就需要学生进行运球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单纯的练习活动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学生训练的动力不足。此时,笔者立足于学生内心竞争欲望强烈的心理发展特点,将单纯的训练活动设计为专项竞赛活动,将运球动作训练变为“50米运球比赛”,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要求学生在保证动作规范到位的情况下,以50米距离为标准,实施运球前进,时间最短者为胜。将学生本来认为枯燥的动作训练转变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竞赛活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了有效激发,在学生你追我赶的浓厚竞争氛围中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成效要比单纯的重复训练明显得多。
二、创新教学手段
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完全是一项技能性教学,对教学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教师的讲解示范已经足够,根本不需要教学手段的改善。这样的理念是片面的,体育教学同样需要补充大量的知识,而且对一些疑难性动作的讲解,总不能要求教师反复做瞬间动作,学生观察也不够形象具体,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增强演示和观察模仿效果。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运用信息手段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从体育运动起源、体育卫生常识、体育明星知识乃至体育重大赛事的精彩场面,通过这样的信息补充使体育室内课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笔者重视多媒体手段在一些疑难动作训练上的促进功能,将一些瞬间动作、难度较大的动作通过多媒体慢动作的演示,或是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动作的前后连贯分解看得清清楚楚。只有看仔细了,领悟效果才会增强。多媒体手段同样可以为体育教学动作训练提供帮助。
三、进行设疑引思
在教学中利用示范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及时提出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双人三足跑》游戏中,首先,引导质疑:大家想想两人能三足走吗?如何才能跑得更快?给同学们充分的想象空间,然后找几组同学出来表演,适当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在现代的创新教育中,教师应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四、创设学习环境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承担者与体现者,是创新教育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死板……这些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全面张扬,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管得过多、过死,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民主的教学思想,努力营造创新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真正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比如允许学生打断老师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等,这样,学生就能以健康的心态、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他们就能全面、自由、富有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
五、创新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已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留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的空间,主张由注入式的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学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学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在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具体安排以及技术语言的运用上要充分考虑趣味性的因素;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
比如上学期我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上的一节篮球教学研究课,我大胆改革,改变了传统篮球课“先教后练”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先练后学”的教学方法,不做任何示范讲解,只是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运球“绝招”展示出来,即兴表演,在传球教学时提出“及时、隐蔽、到位”的要求,四人一组即兴发挥,任意创新动作,教师一同参加运动。同学们在课堂上互相学习、相互鼓励、相互协作、相互欣赏,虽然在课堂上整体场面看上去很乱,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表演的运球“绝招”,充满想象力的传球、才华横溢的球技是多么可爱。你会认识到学生那些独树一帜的主张、新奇大胆的创新和标新立异的意识才是“参与式”体育教学所要追求的真正目标,可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会给体育课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活力啊!
总之,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郭强;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才智;2018年27期
[2]吴弟友;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赤子(中旬);2014年02期
[3]曹帅;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5期
[4]马梅梅;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的创新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3年18期
[5]郭景燊;新课改下如何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9年02期
[6]吕丽红;新课改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06期
- 【发布时间】2024/3/15 12:37:06
- 【点击频次】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