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思维建模破解地理综合题
——以2023年广东高考真题19题(2)为例
摘 要:思维建模就是通过建模工具把思维过程可视化的过程。地理综合题可以更好的考察学生的地理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同时地理综合题还能考察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在综合题作答上反应出问题:审题不清,答案与材料信息脱节,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综合题的解题思路:精准审题-回归材料-思维建模-组织答案。以2023年广东高考真题19题(2)为例,进行思维建模,以此突破地理综合题。
关键词:思维建模;地理综合题;高考真题
一、思维建模概况
思维建模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方法,把研究对象抽象化为一个体现某一原理机制的研究问题,并将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表征的认知方法。[1]地理思维建模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使用建构工具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进行深加工,建立个人的知识内化过程的模型。[2]思维建模是通过思维建模工具(如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和方法将内在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等建立动态的、结构化的不同思维模型,并进行可视化表征的认知过程与方法。[3]地理思维建模就是运用基于地理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地理思维模型,概括、归纳并阐释地理事件和现象的过程。[4]综上所述,思维建模就是通过建模工具把思维过程可视化的过程。思维建模在地理综合题的运用,已有一些研究,但存在问题:范围宽泛,面面俱到,说之无物;可操作性不强,对学生答题指导性不够具体。
二、地理综合题
地理综合题所占分值,各地略有不同,分值集中在45分-56分之间。地理综合题分值与选择题差别不大,但是学生得分率相对较低。根据学生在综合题作答情况,发现存在如下问题:读不懂题,答非所问;可以读懂题目,答案空洞无物或机械套用模板;答案缺乏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
综合题相对选择题对学生能力要求更高,可以更好的考察学生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综合题文字量和图表信息量大,设问角度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用地理术语准确表达的能力。
三、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
地理综合题解答有方法可循,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精准审题——回归材料——模型建构——组织答案。
1、精准审题
地理综合题的设问方式为限定词+行为动词+限定词+主语+关键词+限定词+中心词,行为动词决定答题的形式,行为动词是“说出”“指出”,答案一般不需要写原因(题目中分值有特殊赋分除外)。行为动词是“分析”“阐述”“解释”“说明”等,答案要有因果表述。中心词决定思维的方式,中心词是“原因”“过程”“条件”“因素”,采用逆向思维;中心词是“影响”“目的”“意义”,采用正向思维。关键词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是问题的精髓所在。问题中最重要的是限定词,限定词可能是时间、地点、条件、角度等,限定词限定答题方向。
2、回归材料
地理试题都有大量的文字材料并配有图表资料,给与一定的信息,并隐藏部分信息,形成具有不良结构的试题情境[5]。地理试题提供的情境就是问题设置的背景,理解题目基础上回材料找到问题出处,获取材料对问题的提示。
3、模型建构
模型建构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模型建构从哪里开始就变得尤其重要。模型建构不要把整个问题来建构,要把模型建构的生长点放在问题中的关键词。建构方法就是根据材料信息提示,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构建模型。
4、组织答案
把建构的模型与材料对接,注意答案具有因果逻辑,因即文字材料,图表材料,题目的信息,果即围绕题目问题的结论。
四、思维模型建构实例
1、高考真题重现
(2023年广东地理)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
图a 图b
(2)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2、综合题解答
第一步:精准审题
题目行为动词“分析”,问题中心词“原因”,限定词“从地质构造角度”,关键词“两种现象”即“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审题后,明确题目中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的原因,一个是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的原因。
第二步:回材料找出问题所在
该问题来自图b,看图获取信息。两个问题都是有关地下水的,在图中找地下水相关的信息。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图中信息:砂砾石、向斜、断层。地下水是含在砂砾石中,地下水含水层较厚就是砂砾石较厚。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的图中信息:断层、背斜、砂砾石。地下水含在砂砾石中,砂砾石的变化使得地下水溢出。
第三步:模型建构
本题模型建构的生长点放在“两种现象”即“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对应图中信息砂砾石较厚,再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向斜、断层,进行分析。地下水溢出对应图中信息砂砾石分布较少,再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构造——背斜、断层,进行分析。
图2
第四步:组织答案
含水层明显较厚原因:(因)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有利于沉积物积累形成较厚砂砾石,(果)使得含水层厚。(因)断层,该区域相对下降,受两侧岩层挤压,有利于沉积物积累形成较厚砂砾石,(果)使得含水层较厚。地下水溢出的原因:(因)有断层,(果)地下水沿断层溢出;(因)背斜使得地下水水位抬高,(果)地下水溢出。
参考答案:含水层较厚的原因:此区域为向斜构造,利于冲洪积物堆积;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厚度,导致含水层明显增厚。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地下水通过河道南侧断层处形成的通道,溢出地表。
五、总结
综合题出题范围广,视角多,难度大。利用思维建模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路梳理,对接材料。思维建模可以避免学生围绕一个方面反复表述,可以避免学生脱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建模是突破综合题的有效途径,高三模拟考试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每次考试结束进行思维建模,让学生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地理思维建模在综合题解题中的应用研究[J].李华芹.地理教育,2022(01)
[2]巧用思维建模,化解地理综合题难题[J].谭明鄂 翁成福.地理教育,2019(12)
[3]以地理特征为中心的区域地理可视化思维建模教学[J].周曰志 祝顺和.地理教育,2016(5)
[4]地理思维建模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应用策略——以2021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第(3)问为例[J].方城.地理教学,2023(2)
[5]高考蓝皮书高考试题分析[M].中国高考报告数学委员会.现代教育出版社,9,2022(1)
- 【发布时间】2024/3/15 12:38:31
- 【点击频次】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