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开展教科研活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由传统的“教书匠”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教学任务繁重的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把教科研活动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让教科研走进课堂,利用自身优势,创造一线教师的教科研特色,提高教学效果和教科研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师;教科研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等一系列新面孔,教师必须由传统的“教书匠”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最佳教学途径,谋求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监控,促进自我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一点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来说也不例外,尽管我们的困难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大。自2001年秋开设小学英语以来,通过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三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师资情况非常严峻,近50%的教师只经过短期英语培训,70%的英语教师是兼职,80%的小学英语教师跨课头,很多学校都是一名英语教师同时担任三、四个年级的课,甚至还有几个学校共用一位英语教师的现象。面对如此严峻的师资情况和课程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迫切要求,如何让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呢?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即充分认识教科研活动对我们教师成长的重大作用。虽然广大教师都是在一线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而并非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专家,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师以往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在短期内把握好新课标、新教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教学研究,尤其对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功”,虽然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任务重,负担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教科研活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调整自己,创造教学新经验,探索教学新策略、新方法,在繁重的教学中实践我们的教科研成果,不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使我们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工作也更轻松,更愉快。
二、小处着手
小处着手即教师教科研的微观化,教科研在许多教师的脑子里是十分高深的学问,总认为自己是一线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进行那些理论研究,其实他们是把教师的科研模式与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混为一谈,教师的活动范围是在自己工作的学校之内,教学研究的重点只能在教学的细小环节,比如“提问”,比如“答疑”,比如具体一课的教法等等,即研究内容要微观化,让自己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教学过程,并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研究的课题就是要完成的某项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研究的成果首先是使自己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负担得到了减轻;别的教师来学习,这种成果便得到推广,你的教科研便有了更大的意义。例如辽宁省东港市的小学教师姜兆臣发现小学五、六年级仍过不了常用字的识字关,就和另外两个老师一块研究,用我国“千字文”、“三字经”的思路,把常用字全按现代语法词汇,编成“四言”、“五言”、“七言”体裁的课文,让本校的小学生去学,结果学生不仅识字速度大大提高,小学毕业生即兴作文水平还超过了初中一年级水平。姜兆臣的研究受到中央教科所的关注和帮助,定名为《韵语识字法》。现在不仅全国31个省市广为传播,而且传到海外,成为外国人学汉语的手段。所以题目小并不能说明研究没有意义,试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汉语拼音在音标教学中的正迁移研究》哪一个更适合教师作为研究课题不言而喻,因此教师的教科研一定要从小处着手,不可求大求全。
三、善于积累
科学研究最珍贵的是第一手的实践资料,作为一线教师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专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摘下科研的神秘面纱,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来看平时的工作,注重积累,研究素材。实际上对教师而言,其科学研究就是在平时较为深入地观察、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效果,及时地作出必要的记录。到一定时间之后,再去分析研究这些一手材料,用一些与之有关的理论解答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问题。无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单独搞研究。如对《大班教学下小学英语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的研究,这本来就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关注的一个热点,如果我们把平时的观察及所使用的一些方法进行记录和不断总结,也许就会发现某种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教育科研时也因有自己的丰富资料为基础,而使科研进行得更顺利,效率更高,结果更有说服力,研究更有意义。
四、注重实践
目前,教师的教科研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实效性差,一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参与教科研作为一种时尚,或仅作为自己职评、评优等得分的需要,这样的“教科研”,往往只有形式而没有实效,另一个弊端是教科研成果异化,许多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一谈到成果就是写论文,把论文等同于成果,导致教科研课题研究缺乏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质性研究过程,这样的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改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实际上,教科研论文是“写”不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做”而后成文,才是科研论文。因此,“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等,这类文章不是科研论文,浅谈、深谈都是“谈”;“观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有感”等,这类文章也不是科研论文,感想、体会都是“想”;“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等,还不是科研论文,你见、我见、大家见,都是“见解”。不“做”是出不来科研论文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小学英语教学的全面铺开,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面临着许多复杂和深层的问题,我们必须让科研走进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也只有更多的从课堂教学着手,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才能有效展开,才能达到改进实际教学工作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减轻我们教学负担的目的,因此我们的教科研活动一定要注重课堂实践,真正“做”出而不是“说”出、“想”出、“见”出其成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想我们教师的教科研,不是专家的教科研,特别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像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那样,像他们一样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常常去发现和总结。这样,我们就一定会在轻松愉快的教科研中成长起来的。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师;教科研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等一系列新面孔,教师必须由传统的“教书匠”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最佳教学途径,谋求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监控,促进自我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一点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来说也不例外,尽管我们的困难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大。自2001年秋开设小学英语以来,通过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三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师资情况非常严峻,近50%的教师只经过短期英语培训,70%的英语教师是兼职,80%的小学英语教师跨课头,很多学校都是一名英语教师同时担任三、四个年级的课,甚至还有几个学校共用一位英语教师的现象。面对如此严峻的师资情况和课程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迫切要求,如何让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呢?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即充分认识教科研活动对我们教师成长的重大作用。虽然广大教师都是在一线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而并非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专家,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师以往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在短期内把握好新课标、新教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教学研究,尤其对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功”,虽然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任务重,负担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教科研活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调整自己,创造教学新经验,探索教学新策略、新方法,在繁重的教学中实践我们的教科研成果,不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使我们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工作也更轻松,更愉快。
二、小处着手
小处着手即教师教科研的微观化,教科研在许多教师的脑子里是十分高深的学问,总认为自己是一线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进行那些理论研究,其实他们是把教师的科研模式与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混为一谈,教师的活动范围是在自己工作的学校之内,教学研究的重点只能在教学的细小环节,比如“提问”,比如“答疑”,比如具体一课的教法等等,即研究内容要微观化,让自己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教学过程,并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研究的课题就是要完成的某项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研究的成果首先是使自己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负担得到了减轻;别的教师来学习,这种成果便得到推广,你的教科研便有了更大的意义。例如辽宁省东港市的小学教师姜兆臣发现小学五、六年级仍过不了常用字的识字关,就和另外两个老师一块研究,用我国“千字文”、“三字经”的思路,把常用字全按现代语法词汇,编成“四言”、“五言”、“七言”体裁的课文,让本校的小学生去学,结果学生不仅识字速度大大提高,小学毕业生即兴作文水平还超过了初中一年级水平。姜兆臣的研究受到中央教科所的关注和帮助,定名为《韵语识字法》。现在不仅全国31个省市广为传播,而且传到海外,成为外国人学汉语的手段。所以题目小并不能说明研究没有意义,试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汉语拼音在音标教学中的正迁移研究》哪一个更适合教师作为研究课题不言而喻,因此教师的教科研一定要从小处着手,不可求大求全。
三、善于积累
科学研究最珍贵的是第一手的实践资料,作为一线教师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专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摘下科研的神秘面纱,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来看平时的工作,注重积累,研究素材。实际上对教师而言,其科学研究就是在平时较为深入地观察、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效果,及时地作出必要的记录。到一定时间之后,再去分析研究这些一手材料,用一些与之有关的理论解答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问题。无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单独搞研究。如对《大班教学下小学英语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的研究,这本来就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关注的一个热点,如果我们把平时的观察及所使用的一些方法进行记录和不断总结,也许就会发现某种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教育科研时也因有自己的丰富资料为基础,而使科研进行得更顺利,效率更高,结果更有说服力,研究更有意义。
四、注重实践
目前,教师的教科研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实效性差,一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参与教科研作为一种时尚,或仅作为自己职评、评优等得分的需要,这样的“教科研”,往往只有形式而没有实效,另一个弊端是教科研成果异化,许多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一谈到成果就是写论文,把论文等同于成果,导致教科研课题研究缺乏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质性研究过程,这样的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改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实际上,教科研论文是“写”不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做”而后成文,才是科研论文。因此,“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等,这类文章不是科研论文,浅谈、深谈都是“谈”;“观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有感”等,这类文章也不是科研论文,感想、体会都是“想”;“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等,还不是科研论文,你见、我见、大家见,都是“见解”。不“做”是出不来科研论文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小学英语教学的全面铺开,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面临着许多复杂和深层的问题,我们必须让科研走进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也只有更多的从课堂教学着手,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才能有效展开,才能达到改进实际教学工作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减轻我们教学负担的目的,因此我们的教科研活动一定要注重课堂实践,真正“做”出而不是“说”出、“想”出、“见”出其成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想我们教师的教科研,不是专家的教科研,特别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像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那样,像他们一样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常常去发现和总结。这样,我们就一定会在轻松愉快的教科研中成长起来的。
- 【发布时间】2024/4/10 11:06:31
- 【点击频次】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