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作者】 段云华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应以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和谐课堂为目标。本文从注重课堂导入环节、丰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学生作业三个方面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为了切实提升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负担以及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全新的“双减”政策。“双减”减的是学习负担,但育人质量要提升。在教学改革的环境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加强课堂互动,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来。
  一、注重课堂导入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前导入环节至关重要,良好的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增强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前导入感兴趣,课堂中会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好的导入应该快速且明确,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反之,过于沉闷繁琐的导入,除了花费时间过长以外,还会导致学生兴味索然。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课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带来一个蛋糕(多媒体展示蛋糕图),想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应该怎么分呢?”生答:“每人一半。”师:“好极了,不过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表示半个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这样的情境导入,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趁热打铁,逐步导入新课。
  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除了提到的情境导入法以外,还有游戏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各式各样的方法。导入的方式既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合理运用导入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一)采用分层化教学策略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兴趣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从简单到困难,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其个体发展。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意象思维能力,从而形成学生对问题的理性思维。
  (二)采用直观化教学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教学上的教具运用逐渐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的普及,使学生对教学事物有直观感受,降低对知识的陌生感。因而,在教学中就可以采用直观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小明家三兄妹过生日的场景:妈妈买了4个小蛋糕,她将两个蛋糕给了大哥,剩下的两个蛋糕,弟弟妹妹一人一个,弟弟妹妹不开心,要求妈妈重新分配,那么妈妈应该怎么分呢?在这种生动的情境中,同学们对自己要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以此展开激烈的讨论,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思考,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以生动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减少他们对知识的生疏,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思考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枯燥的数学栩栩如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爱学、乐学。通过运用多种教具,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三)采用趣味化教学策略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面对数学这一门严谨的学科,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课堂趣味化教学策略的采用,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最终学习效率也偏低。这些状况与教师的语言水平有关联。要知道,“数学教学实际上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生需要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与接受相对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和心理等特点,用生动的数学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活动单一也是使课堂沉闷的原因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数学,逐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为创建和谐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小学生的活泼性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游戏的形式教学,把游戏和数学相结合,使学生能从兴趣中领悟到知识,通过玩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在教授新知识时,可以选择与先前相关联的知识对比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发展数学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主要以理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消化了学习知识,教师减少家庭作业,才能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轻学生教育负担的同时也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后练习中,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少而精。一是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弹性作业。比如,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免做作业,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知识,提高能力。二是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最明显的变化是传统的机械教学方式少了。对于数学这门枯燥难学的学科,只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对课堂进行调整与优化,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就能在“双减”的政策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构建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胜平,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课堂内外,2022年。
  • 【发布时间】2024/4/10 11:18:08
  • 【点击频次】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