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初中物理教育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这就为物理教学规定了一种必要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学手段,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起着主宰作用。
一、实验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地位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旧教材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实验的内容取材新颖、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适合于广大学校的普遍实施。教材中几乎每一节都设置了二至四个演示实验。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大纲》重视实验教学的精神,而且说明了实验教学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不仅如此,《大纲》中还明确了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内容,并提出了“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应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核”。这就为物理实验教学和考核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标准,也把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可见,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实验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1.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程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虽然方法和操作都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要“看”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操作是否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
2.操作
操作,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级电学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3.记录
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我们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4.分析
由于操作者的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三、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资源
《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
课改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想想做做”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多样改变活动方式,保证学生有足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一、实验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地位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旧教材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实验的内容取材新颖、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适合于广大学校的普遍实施。教材中几乎每一节都设置了二至四个演示实验。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大纲》重视实验教学的精神,而且说明了实验教学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不仅如此,《大纲》中还明确了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内容,并提出了“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应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核”。这就为物理实验教学和考核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标准,也把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可见,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实验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1.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程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虽然方法和操作都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要“看”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操作是否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
2.操作
操作,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级电学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3.记录
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我们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4.分析
由于操作者的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三、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资源
《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
课改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想想做做”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多样改变活动方式,保证学生有足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 【发布时间】2024/4/10 11:26:16
- 【点击频次】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