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全过程育人视域下构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可持续引导机制研究

 

【作者】 边克冰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中学生在校成长期为例

  摘 要:中学在实际育人工作过程中,往往重视初一入学和高三毕业两个衔接阶段的教育及管理,存在忽略中间在校成长阶段(初二至高二)对中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现象。针对于此,本文从问题出发,分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构建可持续引导机制的现实逻辑,从夯实立德树人角度探讨创新思想建设引导机制,从提升家国情怀角度研究构建思维拓展引导机制,以及从促进知行合一的现实需要角度研究设立观念行为引导机制,立体生动扎实地贯彻在校成长期的育人任务,并关于探索中学思政教育可持续引导的实践路径提出思考建议。
  关键词:立德树人;全过程育人;在校成长期;可持续引导;机制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也要考察和检验教学过程的一致性、连贯性、可持续性,落实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等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创新,直面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痛点、堵点和疲软点,尝试就建设面向中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引导机制进行研究。
  一、构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引导机制何以必要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三全育人”的改革试点工作,强调各级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关于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全育人”,发布多个政策办法推动实施,扎根中国大地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落实了“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由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全过程育人是从育人时间的角度出发,强调育人过程的时间连续性,主张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整个阶段内,都应当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将其无缝衔接至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确保思政教育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个环节。
  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式过程,从入校到离校普遍会经历入学适应阶段、在校成长阶段、毕业离校阶段三个阶段。作为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少年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中学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往往会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在入学适应阶段,新生入学后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到陌生,学校通常会一方面通过学生工作口径积极培养学生适应中学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尽快明确目标。进入在校成长阶段后,中学生们暂时不会面对高考的压力,部分同学对课业学习产生懈怠之情,进而出现学风不正、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而这一阶段正值中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这一阶段学校和老师对此关注较少,因此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该阶段普遍出现了“断档”“断层”现象,成为学生思想建设、思维拓展以及观念行为引导的“空窗期”。
  中学在实际育人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视初一入学季和高三毕业季两个衔接阶段的教育及管理,忽略中间在校成长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进而出现“两头紧、中间松”的特殊现状。以全过程育人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看,这种现状背后存在亟需改变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处于在校成长阶段(初二至高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尝试分析构建思政教育可持续引导机制的过程中,有哪些现实逻辑可以支撑机制的形成和功能发展,并且这些现实逻辑何以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具有一定启发作用的一系列具体的可持续引导机制,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构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引导机制何以可能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引导机制的构建,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应是对现有思想政治教学组织的变相“加码”,而应当是对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家国情怀成长动力、促进知行合一现实需要的深化理解与系统性创新。这种机制的功能表达为对中学生思想建设、思维拓展和观念行为的引导。这使构建可持续引导机制具备充分的现实需要,在不同维度上表达为不同面相的现实逻辑。
  (一)创新思想建设引导机制以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毕其功于一役,而在于久久为功。因此,做好中学生在校成长阶段的思想建设引导工作是关键步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立德树人是立身之本,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更是检验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立德树人不仅仅指向知识传授的层面,还指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学生日常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光是知识的表达与吸收,而是一种“熏习”,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持续发展和稳步推进,其成效才能逐步显现。因此,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做好在校成长阶段中学生的思想建设引导工作,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中学生在校成长阶段全过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校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正处在从感性认识开始结合理性认识、从思政理论开始结合学科知识、从社会表象开始结合社会现实的重要时期,是通过引导机制夯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时间节点。进入在校成长阶段后,随着知识获取渠道的拓展,中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加上中学生主观认知能力有限,使他们大多偏重感性认识。此外,随着中学生和外界接触范围扩大,他们的交往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政治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现象,无法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武装自己,无法独立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等。因此,牢牢抓住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在校成长阶段的立德树人工作,既要强调结果导向,也要重视过程导向,引导机制在教育过程中承担不可忽视的关键任务。全过程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构成要素,侧重于围绕中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关键节点开展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育,内在地包含了育人时间上的延展性和长效性。因此,评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情况时,结果只是考量指标之一,但并不是唯一要素,需要把评价重心放在更长期的教育周期之中进行考察与设计等。建立一个正向的引导机制,促使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渗透、延续,使学生在教育全周期感受身心健康、愉悦,进而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二)构建思维拓展引导机制以提升家国情怀成长动力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情感思维,是学生成长成才、工作生活中安心立命的现实依靠。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不只要靠家庭、学校、社会的氛围熏陶,还必须依靠特定机制的主动引导。有国才有家,国家繁荣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中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归属感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祖国、对社会的贡献度。加强家国情怀培育,引导中学生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努力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新时代赋予中学的责任和使命。家国情怀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之外,亟需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提升学生家国情怀。
  在校成长阶段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转变期,是“人生范式”的迭代期,是家国情怀从局部到立体的发展期,需要重视这一时期面向学生的思维拓展引导机制的建设问题。在校成长阶段的学生由于平时专业课负担较重,处于个人成长难以规避的迷茫期,加之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该阶段的中学生对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学习表现出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等特征,虽然关注时事新闻社会事件较多,但在“后真相时代”中,中学生想要深入理解背后的动因、立场、原则等还很困难,只能从表面上建立认识,加之往往会被历史虚无主义等信息冲击,从而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信息社会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时,该阶段的中学生常常难辨真伪,从而导致迷失方向,人云亦云。在该情形下,构建思维认知的引导机制可进一步发挥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作用。
  在校成长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拓展的快速期、学习思考的高峰期、信息吸收的活跃期,需要引导形成关于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以及党等一系列重要社会对象的关系认知与内涵体认,引导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特殊使命。家国情怀的培育,一是有利于增强中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树立家国一体的正确意识,进而引导中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二是有利于提升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实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爱岗敬业、甘于奉献。”[6]三是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鼓励该阶段的中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自我,培养爱国励志、身体力行的美好品德。引导机制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增强该阶段中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的血肉联系,进而发挥思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三)设立观念行为引导机制以满足知行合一现实需要
  思想层面的建设最终要落脚于学生在现实层面的观念及行为的发生,这是全过程育人的重要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本身具有筛选、辨别复杂思想观念的特性。知行合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特性为基础,在思想层面上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并最终指向行为层面,即以正确的上层建筑指导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使中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培养了中学生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行动的能力。正确的思想建设是产生正确行为的根本和保障,正确的行为才能确保引导机制长效化。
  在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日益多元化,这不仅要求他们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做到慎独修身、克己复礼,还必须学会将个人品质延伸至公共领域,践行公共责任和公民道德。这一转变过程中,知行合一的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校成长阶段是学生践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起点,迫切需要有观念行为引导机制介入,强化与学生在观念上辨明是非、在行动上权衡利弊、在情感上协调和谐。知行合一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检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中学生的知行合一是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认知教育为基础,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形成全面系统科学的认识,从而激发中学生自发产生积极的行为模式。正确的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又将反作用于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价值观维度、情感维度、道德维度取得新的质的飞跃。
  三、构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引导机制何以实现
  基于在校成长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短板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当前中学普遍存在的现状,从以下方面探讨中学思政教育可持续引导的实践路径,旨在能启发形成更多具体有效的措施。
  (一)因势而新:运用网络技术激活中学思政教育生命力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做好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原则。学校在构建可持续引导机制过程中,首先要回答好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激发思政教育工作这一现实课题,以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从而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海量的承载性和传播的高效性成为中学思政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图片、视频、影音等喜闻乐见的立体教育形式取代了以说教为主的传统教育形式。鲜活生动的思政教育素材通过网络走进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极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学生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现实情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走实走深。因此,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持续探索创新利用网络育新的方法,不断填补在校成长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问题。
  1.在主流网络平台上,强化思政教育内容引导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融合,以情感导向、共鸣导向为先导,创新主流思想传播与反馈机制,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在面向学习成长阶段中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要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学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做好主旋律教育工作,守好网络思政“责任田”,保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上规范化发展。同时,要在构建这种机制的过程中,引导更多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空间观念,积极从网络上汲取有利于学习生活和专业发展的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作为网络社会最大变量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大增量的转变,能成为具有鲜明家国情怀、践行知行合一的社会人才。
  2.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内容创作机会,转换学校的思想教育引导语言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媒介,网络沟通有其特定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许多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者无法熟悉掌握学生群体的网络语言习惯,难以吸引“00后”学生群体在网上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无法有效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使其真正入学生心入学生脑。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优良的网络素养,做到会用网络、善用网络,建立师生有效沟通的网络语言体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深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利用微信软文、线上互动等方式与学生建立桥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此外,还可通过组建专业队伍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整合一支以学校各级领导、不同学科老师等多方融合的专业队伍,多元化、有层次的队伍结构可以促使各方力量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进而增加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科学性和多样性。另外,师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互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在现实场景中与老师正面沟通存在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从而进一步降低学生的思想防备,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自由表达,进而营造舒适舒心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注入情感关怀,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人才培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可持续引导机制,有必要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强化“情感治理”等思维,充分发挥情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利用网络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改变机械冰冷地发送通知、传达工作的功能定视,取而代之的是注入更多真情实感、给予学生更多人文关怀,通过网络及时疏导该阶段学生的思想困惑、实际困难,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温度、更讲情怀、更具活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成为一个充满爱、传递爱、延续爱的坚固阵地。此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尝试结合该阶段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开设学习板块、生活板块、实践板块等具有不同功能的交流区域,促进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通有无,共享资源。以情为导向,充分利用正面的网络事件和网络资源才能行稳致远,引导和培育广大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这一重要媒介,真正由内而外地把网络育人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二)拓宽边界:将'大思政课'理念融入中学全过程育人机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换言之,思政课的课堂不单单局限于校园课堂,还应面向社会课堂。因此,“大思政课”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更加广阔的背景、视野和格局之中去考量,将多元的表现形式纳入思政课的结构之中,而这也恰恰符合了对该阶段中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基于此,不同的学校可考虑因地制宜地在这一阶段创新应用课程手段,把“大思政课”的导向融入全过程育人所需要的可持续引导机制之中。
  1.发动有积极社会发展导向和具有良好社会价值的社会资源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二至高二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中学校园生活,对应试课程学习模式产生了倦怠感。所以,有必要通过审慎吸纳社会中具有良好社会价值和楷模示范效应的典型人物、模范人物,以讲座或者选修课的形式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先进典范的价值引领作用,使该阶段学生在情感共鸣和价值体验中获得更多启发,同时助力中学生设立具有积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生阶段目标。
  2.捕捉具有育人效果的社会事件并加以改造成为本地化的“大思政”课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大背景下,涌现出了诸多新的时代英雄与事件。因此,要着力把各种事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与本地学校、本地学生的思想建设具体结合,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教育因素、精神力量、人生价值、职业观念等,并将其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的过程中,使之成为“活”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素材,从而增添育人趣味性、内涵性和实证性,充分发挥“身边事”“附近”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教育优势。
  3.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空间结构,促进育人活动在校内、校外同时进行。学校可主导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平台机制,建立家校长效互动沟通机制,定期开展联络活动。在这种机制内,家长有机会与学生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沟通,与平时家庭中的谈话有所不同,改变学生回家不常谈及自己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让家长能更立体地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健康状况,主动寻求家庭和学校的结合点,强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联。同时,家长也能更多地参与可持续引导机制的建设,使机制的内涵外延更加丰满。同时,学校可有条件地与社会组织机构建立联合长效的引导机制,与学校共同承担育人职责,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笃行慎思,激发学生的品格建立和人格塑造,从而在中学生的在校成长阶段中落实好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四、结语
  全过程育人是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关键原则,再好的教材和教师,都需要有可持续的机制加以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育英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育新人的重担,更加需要在机制建设及其目的、价值、动力、资源上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全过程育人涉及诸多方面要素的系统集成,本文仅以初二至高二的在校成长阶段学生的思想成长引导问题为切入点,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窥探并加以探析,尝试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以期对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上的启发,从而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才强国建设提供品格更加高尚、思想更具活力、行动更有尺度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18-05-18)[2020-05-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1805/
t20180528_337433.html.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33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梁家妍.论新时代中学生家国情怀培育[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25.
  [7]“‘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23JDSZ3003);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风建设专项)“新时代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与立德树人内涵式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G2023140)”。

  • 【发布时间】2024/6/5 15:40:32
  • 【点击频次】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