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让初中数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 宋芙容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研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在众多的活动形式中选择有效的方式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使学生终身受益。唯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
  初中生都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他们感情细腻而丰富。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教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份关爱,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自然而然他们也就会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若是老师对他们不理无问,甚至批评责骂,那么他们就会害怕老师,疏远老师,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成绩也会大幅度下降。
  2.创造情境。
  数学知识大多是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时会感觉无味,教师可想方设法营造轻松愉悦环境的课堂氛围,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有趣的、令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要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够钻进去,又要能够跳出来。最佳的学习方法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①课前预习;②认真上课;③课后整理;④认真练习;⑤及时复习总结。通过反复不断地、随时适时地进行目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学好数学的目的,不断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高标准、高目标地不断追求新知,形成学好数学的良好习惯,逐步地营造出一个比学赶帮、竞相争优、学好数学的氛围,为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艺术,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做到:(1)备课实。备教材,把握教材体系,吃透难点、重点、关键点。(2)培养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从阅读开始。在初步养成看书习惯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难易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3)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情境的设计,通过多媒体的互动,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运用好多媒体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4)讲课精。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用简洁明确的科学语言,准确阐述知识,运用由旧到新、由表及里、环环紧扣、步步推进的教学方法,滚动推进学生知识的积累。运用举一反三,强化训练,巩固新知;运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的训练,使知识的掌握更牢固。(5)课型活。根据从不知到知,从知到会,从会用的知识掌握积累过程,根据启发学生耳、目、口、手、脑并用的原则设计课型,使听说读写环环紧扣,语情意境,引人入胜。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必须信息量足、密度大、节奏快,不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给学生开小差的机会,口答板演相结合,使知识的涉及面广,覆盖率高,再现机会多,使学生印象深刻,达到掌握、巩固、积累知识的目的。
  三、实施课堂互动教学。
  1.转变角色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供保证。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不能“一言堂”,应该给予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主动发言、共同参与的机会;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互动的“主力”、另一部分学生成为互动的“替补”;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应该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2.优化教学程序,拓展有效互动的空间。
  (1)设计有效提问,激活学生思维。教师的提问,首先应该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处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问题进行发问,提问的内容应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和思维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逐步逼近数学本质。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够巩固已学知识、启发思维活动,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其次,教师的提问要形式多样,可将问题设计成填空选择题或判断改错题等多种形式,以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深刻认识。最后,教师要努力创设接近本质的数学问题情境,在学生观察、实验、猜想、推理、反思过程中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适时提出问题,为学生指明探索方向和思维途径。最后,教师的问题要具有发散性,以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和课堂有效互动的空间。问题可让学生有多种解决策略、思考方向、操作方法的选择,由此产生更大的互动空间和需求,增强互动的有效性。
  (2)设计合作学习,增加互动途径。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学生无目的地瞎聊、教师不主动指导、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等现象。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不同进行异质分组,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职责,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在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组员实现个人目标,最后实现小组目标。
  (3)掌握倾听艺术,将有效互动引向深处。在课堂教学中,倾听似乎是学生的事,教师娓娓道来,学生细细倾听。但事实上,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的意图是与人产生互动的前提。教师倾听学生,就是对智慧的欣赏、对知识的尊重、对生命的敬佩。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实现真正倾听,就能唤起学生更加自主、专注地投入学习,实现真正的有效互动。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用心,一定能让数学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24/6/5 15:51:35
  • 【点击频次】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