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家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高效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得学生可以达到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构成,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养,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家校合作模式的现实意义,通过列举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原则,给出了几点开展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一、前言
一直以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入到规范式的教育体系后,很多小学生都会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教育者如果不能够予以高度重视并合理解决,不仅会对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也会阻碍各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为此,学校与家长应当建立起合作关系,在家校合作模式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落实,让学生可以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内外兼修标准,促进全面发展目标的高效实现。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家校合作模式的现实意义
人的所处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状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正处于初步的形成阶段,因此通常是在利用大脑神经元来感知外在事物。事实上,学生在正式进入小学阶段之前,他们的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初步形成,校方与学生家长务必要把握好时机,制定出符合小学生群体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一旦孩子预先形成了自己的固有观念,家长如果再想要介入其中,将会让后续的沟通工作变得更为困难。但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部分家长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因此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与孩子进行密切交流,尤其是在乡镇,仍然存在着相当多数量的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从小便缺失了来自于家庭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一些心理健康隐患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针对这一现象,校方则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起密切的沟通关系,通过构建家校合作模式,为学生家长提供实时指导,帮助他们采用适合的方式来落实家庭环境中的心理教育活动。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了解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日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平坦。
三、家校合作模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学校需要秉承开放性原则,通过构建微信群或组织家长会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展开密切沟通。将学生在学校中的真实表现及时的告知给家长,并让家长将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状态记录下来,通过共同商议,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二)针对性原则
由于每个家庭的现实状况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落实,校方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并对家长展开定期的培训教育活动。将符合小学生群体特点的理健康教育方法及时地告知给家长,使得家长可以懂得如何配合校方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任务。
(三)巩固性原则
想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在构建家校合作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家长,都要坚持到底,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来灵活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方案,为学生打造出优秀的校园和家庭学习氛围。
(四)个别性原则
在上文中有所强调,由于小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需要对学生展开个别指导,通过一对一交流的方式,了解他们在校园和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此同时,还要保护好学生的个人隐私,避免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提高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在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绝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都是在校园中完成的。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较低,将绝大多数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孩子的考试成绩上。甚至会对教育者提出异议,认为组织心理活动是在分散自己孩子的精力,浪费时间。为了能够促进家校合作模式的顺利构建,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向家长介绍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可以主动配合校方来开展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分析以往的教学经验可知,对于学生家长而言,真实的教学案例可以引起他们的重视,教育者则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家长普及一些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实案例。
例如,某个学校的三年级学生林某某是一个外形漂亮,头脑聪明的孩子。但他在上课的时候却经常出现精神溜号和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整体的状态十分类似于多动症的表现,至会对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带来干扰。当班主任与林某某的家长进行沟通时,家长却认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并忽略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在班主任的坚持下,李某某的家长仍然带孩子来到医院中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林某某的一些举动是病态的表现,已经呈现出了多动症的倾向。通过向学生家长普及这类案例,能够让家长更加敏锐地发现孩子在身心发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异常,并将心理健康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二)构建组织协调机制,促进家校合作模式的顺利构建
在正式落实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前,校方需要对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作出全面分析,从中找到不足之处,并将其制定为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要点。在这一环节中,校方应尽快制定出畅通无阻的协调机制,委派专业教育者来专门负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可以在校内组织心理健康小组,同时也可以在相关机构中外聘专家讲师。此外,需要在家长群体中挑选出家长代表,将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任务交由其负责。其次,班主任应主动承担日常的协调和沟通工作任务,同家长代表共同商议下一阶段的家校合作方案,并相互交换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的真实表现,考虑是否要对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做出改进。最后,校方要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学者来到校园内,为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展开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将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传授下去,为家校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动力支持。
(三)举办互动实践活动,突破心理健康教育难点
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绝对不能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当完成基础的准备工作之后,校方则要经常性地举办一些互动实践活动,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表现出的重难点问题,同家长展开深入商讨。并相互分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孩子们创造出更为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例如,校方可以定期举办“亲子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共同来到校园内参与活动。在活动的准备阶段,班主任应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将此次亲子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的教育目标告知家长,并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后续的亲子活动进行当中,教育者也要密切观察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表现,并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深入交流机会。在活动完成之后,教育者要利用微信,将亲子活动中,家长表现出的不当言行和举止及时指出,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不足,并做出改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但仅凭校方的单方面力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日后,应积极构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将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告知给学生家长,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为学生的身心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家成,王娟,陈忠贤,印婷婷,陈静.可怜天下父母心——进程蜈蚣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5,3(1):5-18.
[2]李小霞.基于“家校联动”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5):142-143.
[3]张绍波,付伟,耿春明,等.家校合作框架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模式[J].消费导刊,2016(12):330-331.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一、前言
一直以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入到规范式的教育体系后,很多小学生都会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教育者如果不能够予以高度重视并合理解决,不仅会对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也会阻碍各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为此,学校与家长应当建立起合作关系,在家校合作模式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落实,让学生可以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内外兼修标准,促进全面发展目标的高效实现。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家校合作模式的现实意义
人的所处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状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正处于初步的形成阶段,因此通常是在利用大脑神经元来感知外在事物。事实上,学生在正式进入小学阶段之前,他们的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初步形成,校方与学生家长务必要把握好时机,制定出符合小学生群体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一旦孩子预先形成了自己的固有观念,家长如果再想要介入其中,将会让后续的沟通工作变得更为困难。但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部分家长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因此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与孩子进行密切交流,尤其是在乡镇,仍然存在着相当多数量的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从小便缺失了来自于家庭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一些心理健康隐患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针对这一现象,校方则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起密切的沟通关系,通过构建家校合作模式,为学生家长提供实时指导,帮助他们采用适合的方式来落实家庭环境中的心理教育活动。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了解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日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平坦。
三、家校合作模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学校需要秉承开放性原则,通过构建微信群或组织家长会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展开密切沟通。将学生在学校中的真实表现及时的告知给家长,并让家长将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状态记录下来,通过共同商议,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二)针对性原则
由于每个家庭的现实状况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落实,校方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并对家长展开定期的培训教育活动。将符合小学生群体特点的理健康教育方法及时地告知给家长,使得家长可以懂得如何配合校方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任务。
(三)巩固性原则
想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在构建家校合作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家长,都要坚持到底,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来灵活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方案,为学生打造出优秀的校园和家庭学习氛围。
(四)个别性原则
在上文中有所强调,由于小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需要对学生展开个别指导,通过一对一交流的方式,了解他们在校园和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此同时,还要保护好学生的个人隐私,避免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提高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在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绝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都是在校园中完成的。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较低,将绝大多数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孩子的考试成绩上。甚至会对教育者提出异议,认为组织心理活动是在分散自己孩子的精力,浪费时间。为了能够促进家校合作模式的顺利构建,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向家长介绍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可以主动配合校方来开展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分析以往的教学经验可知,对于学生家长而言,真实的教学案例可以引起他们的重视,教育者则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家长普及一些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实案例。
例如,某个学校的三年级学生林某某是一个外形漂亮,头脑聪明的孩子。但他在上课的时候却经常出现精神溜号和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整体的状态十分类似于多动症的表现,至会对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带来干扰。当班主任与林某某的家长进行沟通时,家长却认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并忽略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在班主任的坚持下,李某某的家长仍然带孩子来到医院中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林某某的一些举动是病态的表现,已经呈现出了多动症的倾向。通过向学生家长普及这类案例,能够让家长更加敏锐地发现孩子在身心发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异常,并将心理健康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二)构建组织协调机制,促进家校合作模式的顺利构建
在正式落实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前,校方需要对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作出全面分析,从中找到不足之处,并将其制定为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要点。在这一环节中,校方应尽快制定出畅通无阻的协调机制,委派专业教育者来专门负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可以在校内组织心理健康小组,同时也可以在相关机构中外聘专家讲师。此外,需要在家长群体中挑选出家长代表,将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任务交由其负责。其次,班主任应主动承担日常的协调和沟通工作任务,同家长代表共同商议下一阶段的家校合作方案,并相互交换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的真实表现,考虑是否要对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做出改进。最后,校方要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学者来到校园内,为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展开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将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传授下去,为家校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动力支持。
(三)举办互动实践活动,突破心理健康教育难点
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绝对不能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当完成基础的准备工作之后,校方则要经常性地举办一些互动实践活动,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表现出的重难点问题,同家长展开深入商讨。并相互分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孩子们创造出更为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例如,校方可以定期举办“亲子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共同来到校园内参与活动。在活动的准备阶段,班主任应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将此次亲子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的教育目标告知家长,并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后续的亲子活动进行当中,教育者也要密切观察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表现,并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深入交流机会。在活动完成之后,教育者要利用微信,将亲子活动中,家长表现出的不当言行和举止及时指出,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不足,并做出改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但仅凭校方的单方面力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日后,应积极构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将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告知给学生家长,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为学生的身心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家成,王娟,陈忠贤,印婷婷,陈静.可怜天下父母心——进程蜈蚣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5,3(1):5-18.
[2]李小霞.基于“家校联动”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5):142-143.
[3]张绍波,付伟,耿春明,等.家校合作框架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模式[J].消费导刊,2016(12):330-331.
- 【发布时间】2024/6/5 15:52:46
- 【点击频次】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