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 ;
【正文】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不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却熟谙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开口便是流行歌、广告词,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缺失
著名人类学家博阿斯说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是语言文字。”不言而喻,继续维护这一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便是语文教学。拯救文化缺失的教育,拯救文化苍白的孩子,这一重任当仁不让地落在了语文教师身上,这是由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因为,语文解读,说到底就是文化的解读;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民族文化性格的教育。
语文学科的最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语文知识中的文学史、文化史等基本内容是它外显的文化因素,而积淀在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等则构成了它内隐的文化信息。语文的解读,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对文化的解读,语文呈现出来的民族传统、自然生活、世态百相等内容则构成了人类文化的缩影与写照,于是就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语文教育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从中体悟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意味。
从根本上看,语文教育就是民族文化性格的培植。如果一个学生从来就没有读过《老子》《论语》《孟子》《诗经》、唐诗宋词汉赋等经典,如果一个学生对“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法则等一无所知,他的人生境界会有多高?他的内在精神动力会有多大?他的民族文化性格会有多强?语言的成长就是精神的成长,文化的成长;训练语言就是训练精神,训练文化。在文化的阅读中,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便培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性格。
然而,曾经一个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几乎缺失。我们教师给了学生、家长、社会要的分数,但我们却丢失了语文教育该有的领悟力、想象力、鉴赏力;我们津津乐道于学生表象的分数的提高,却在孩子们人生最美好的阅读时光让孩子们丢掉了应该有的最基本的语文学习兴趣,丢掉了语文教育承载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性格培养的根基,丢掉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任务。
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我们的教师往往是一来一去式的泛泛问答,忽略了语文教学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的特征,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支离破碎;面面俱到式的介绍,使学生不得要领,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通过注释把古诗词用现在的话把它说明白,将鲜活的古诗词教得沉闷而无趣;“独角”式并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的所谓全面深刻的侃侃分析,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词非常费劲而产生厌恶心理;只以考试为目的,一路到底式的背诵默写,使学生的灵动、想象在死记硬背中逐渐被消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面对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尴尬处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是不是更应该反思,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1、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低年级教学开始
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有科学家研究,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我认为,传统文化中启蒙教育的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都是儿童初始学习的最好教材。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贯穿在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份,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形成民族文化教育的序列。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
3、注重诵读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这种文字又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4、注重体察涵泳
以汉字为基础的汉语,同样具有极大的意合性而富于意蕴之美,涵泳也就成了与之相关的语文教学重要的传统经验。我们的汉语有着独特的意蕴。如洋文说“想念”,“想念得非常深”,可再深也深不过我们汉语的“望穿秋水”。“秋水”一词给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啊!秋,给人的感觉总是有霜寒初降的萧瑟,凄清、冷意,而这和一个人思念对方的痛苦缠绵又是多么地吻合。再如,“山穷水尽”“海枯石烂”,山会穷吗?水会尽吗?海会枯吗?石会烂吗?我们的汉语在这些有形的事物上神话一般将想象发挥到极致,将看不见的情感托付于绵延而浩渺的山山水水,真是美之极。我们的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体察涵泳汉语言之美。而且,强调“涵泳”这种学习方法,也是完全符合汉语言教学的本质特征和传统经验的,这对于克服当下语文教学偏重讲解分析而忽略学生自主涵泳体悟的痼疾,也是很具针对性的。
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缺失
著名人类学家博阿斯说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是语言文字。”不言而喻,继续维护这一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便是语文教学。拯救文化缺失的教育,拯救文化苍白的孩子,这一重任当仁不让地落在了语文教师身上,这是由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因为,语文解读,说到底就是文化的解读;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民族文化性格的教育。
语文学科的最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语文知识中的文学史、文化史等基本内容是它外显的文化因素,而积淀在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等则构成了它内隐的文化信息。语文的解读,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对文化的解读,语文呈现出来的民族传统、自然生活、世态百相等内容则构成了人类文化的缩影与写照,于是就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语文教育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从中体悟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意味。
从根本上看,语文教育就是民族文化性格的培植。如果一个学生从来就没有读过《老子》《论语》《孟子》《诗经》、唐诗宋词汉赋等经典,如果一个学生对“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法则等一无所知,他的人生境界会有多高?他的内在精神动力会有多大?他的民族文化性格会有多强?语言的成长就是精神的成长,文化的成长;训练语言就是训练精神,训练文化。在文化的阅读中,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便培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性格。
然而,曾经一个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几乎缺失。我们教师给了学生、家长、社会要的分数,但我们却丢失了语文教育该有的领悟力、想象力、鉴赏力;我们津津乐道于学生表象的分数的提高,却在孩子们人生最美好的阅读时光让孩子们丢掉了应该有的最基本的语文学习兴趣,丢掉了语文教育承载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性格培养的根基,丢掉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任务。
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我们的教师往往是一来一去式的泛泛问答,忽略了语文教学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的特征,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支离破碎;面面俱到式的介绍,使学生不得要领,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通过注释把古诗词用现在的话把它说明白,将鲜活的古诗词教得沉闷而无趣;“独角”式并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的所谓全面深刻的侃侃分析,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词非常费劲而产生厌恶心理;只以考试为目的,一路到底式的背诵默写,使学生的灵动、想象在死记硬背中逐渐被消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面对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尴尬处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是不是更应该反思,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1、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低年级教学开始
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有科学家研究,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我认为,传统文化中启蒙教育的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都是儿童初始学习的最好教材。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贯穿在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份,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形成民族文化教育的序列。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
3、注重诵读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这种文字又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4、注重体察涵泳
以汉字为基础的汉语,同样具有极大的意合性而富于意蕴之美,涵泳也就成了与之相关的语文教学重要的传统经验。我们的汉语有着独特的意蕴。如洋文说“想念”,“想念得非常深”,可再深也深不过我们汉语的“望穿秋水”。“秋水”一词给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啊!秋,给人的感觉总是有霜寒初降的萧瑟,凄清、冷意,而这和一个人思念对方的痛苦缠绵又是多么地吻合。再如,“山穷水尽”“海枯石烂”,山会穷吗?水会尽吗?海会枯吗?石会烂吗?我们的汉语在这些有形的事物上神话一般将想象发挥到极致,将看不见的情感托付于绵延而浩渺的山山水水,真是美之极。我们的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体察涵泳汉语言之美。而且,强调“涵泳”这种学习方法,也是完全符合汉语言教学的本质特征和传统经验的,这对于克服当下语文教学偏重讲解分析而忽略学生自主涵泳体悟的痼疾,也是很具针对性的。
- 【发布时间】2024/6/5 15:55:00
- 【点击频次】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