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把握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尺度”

 

【作者】 袁兰英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语文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每个学段的目标,把握好不同学段的“尺度”,灵活运用诵读的方法,重视古诗文的诵读积累,进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把握;古诗文;语文教学;诵读策略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日积月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领悟文化内涵和把握应用语文的规律。”“多读书、多积累”意味着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消化,就像“反刍”,慢慢地咀嚼,慢慢吸收其营养。在附录中,小学阶段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从70篇调整为75篇,并明确指出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从中,我们再次看到多读、多背古诗文的重要性,也看到了读古诗文“解”与“不解”并存的必要性。那么,如何认识并把握小学古诗文教学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诵读”的方法以及每个学段的目标,我把它解读为古诗文教学的“尺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三个不同学段的“尺度”。
  一、低年级段:初步体验,感受诗文的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要求上是非常清楚的,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短小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两字已经很明显地告诉我们第一学段的目标定位。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的第一首古诗《画》,这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2.知道诗句中出现的反义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以上教学目标属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的显性目标,隐性目标是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据说,有人对《画》这首诗做了细读,从对仗、押韵、中国画的艺术境界等读出了十几个有语文特点的内容。我认为我们实在没必要把隐性目标无限地扩大,因为学习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也许,尽量多地凸显隐性目标,更加能够表现教师的教学水平,但这种表现是否必要,是否可行,值得深思。
  二、中年级段: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开展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将2001年实验版课标中的“领悟内容”改为领悟诗文大意”,意图更加明确,就是要求对诗文的理解要有度。“大意”就是大概意思,主要意思。
  三年级上册中有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那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当时只有17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引导学生诵读这千古传颂的佳句是必要的,引导学生想象王维形单影只的感受,知道在佳节更容易想念亲人也是必要的,让学生通过诵读来理解诗句都是必要的。但是适可而止,不要创造太多的情境,也不必借学习这首诗把有关思乡的诗词一网打尽。中年级的学生也就在9岁左右的年龄,要深入体会思乡情绪,还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才会有更切身的体验。有些诗句,可以先储存起来,等遇到其情其景,学生自然会有更深的感悟。古诗词是已积累成经典的东西,是需要一辈子来阅读,不必强求一步到位。
  三、高年级段:把握诗意,感悟诗文的情境美
  第三阶段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词教学提到两处,第一处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第二处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指向更明确,对朗读有了新的要求。与第二学段比较,从“领悟诗文大意”到“大体把握诗意”,从展开想象到“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要求提高了,但仍有限度。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与王安石的诗《泊船瓜洲》,张籍的诗《秋思》同编在一课里。教学时,我们可让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词意,展开想象,读懂诗情,关注形式,学会诵读。进而和前面的两首诗联系起来,感悟作者思乡的感情是通过事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的,并要求学生课外收集、诵读关于思乡的诗词,这是必要的。至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试着写诗词表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就有点牵强了,真不希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在我们的课堂上演。
  教材中,还有些诗词是节选的,如一年级上册中李白的《古朗月行》只节选了前四句,对此,我们要研究解读编者的意图。可是有教师非得把整首诗词全部补充进来,至于为什么补充,怎样补充,在哪个环节补充,却考虑不多。本来,节选的教学内容是配合课堂时间的,如此补充后,时间吃紧就会赶进度。也许部分优秀学生是多学了一些知识,但更多的中等生、学困生却成为了“陪读生”,这样的得失合不合算?我们还是应该考虑的。
  有人说,言为心声,歌以咏志,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不补充背景,诗歌教学就浅了。但过度的补充背景,诗歌教学就苦了、累了。我想,补充不补充要看学生,对低年级、中年级的学生这样的补充是不必要的。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适当地补充一些内容能够让学生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对诗人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当然,不能寄望于让小学生凭借一首诗就了解诗人的一生。张志和的《渔歌子》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不须归”是他的心声,“不归政治”是他最想说的话,对小学生来说,有没有必要探讨他的人生选择,有没有必要评价他的人生理想呢?像这样的写作背景和深度的理解,同样是点到为止,适可而止。
  古诗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结晶,她的世代相传,母语教学责无旁贷。但这种继承与发展是漫长和持久的,不该是某个阶段的终极目标。学习诗歌对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初步的理解,大体的把握,是切合小学生的学习目标的。所以,小学古诗文教学,不要企望一下子能培养学生有多么深厚的古诗文素养,只要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多积累,能消化的就消化,一时不能消化的,就先储存起来,再慢慢地咀嚼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说词解字辞书研究中心.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C].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8.
  [3]小学中段语文古诗词课堂的情趣教学重要性探究.耿艾昕.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2021.
  [4]善用策略,趣学古诗——小学中段古诗词的“四阶式”教学方法[J].李肖萍.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
  • 【发布时间】2024/6/5 15:56:53
  • 【点击频次】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