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做好课前导入,让小学数学课堂有趣起来

 

【作者】 徐德强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双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是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必备环节,有效的课前导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从而为正式的教学环节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本文以小学数学科目为例,从情境导入、游戏导入以及实践导入三个方面入手,尝试探索具体且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前导入策略,以期对教师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课前导入;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学科教师都在积极探寻能够提升学科教学效果、推动本学科教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可行路径。趣味教学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努力的一个方向。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通过增加趣味性的课前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形象,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获得感。因此,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和教学研究,就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情境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与情境教学法一样,情境导入法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策略。情境导入通过创造逼真的情境或场景,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环境当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或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可理解性。数学教师在运用情境式课前导入法时,具体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故事情境导入。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或知识前,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作为导入。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可以与数学内容相关,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二,角色扮演。老师可以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或者请学生扮演某个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造出一个具体的数学情境,从而引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三、,实际应用情境。数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创设生活类的实际应用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如,在对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给出的情境提示,即“班级准备制作班牌,要从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种作为班牌的底色,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请同学们集思广益,根据本班级情况进行小调查,从未为接下来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学习打好基础。
  二、游戏导入,增强课堂趣味性
  游戏导入法是小学阶段非常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天性活泼好动,玩耍、游戏的兴致比较高。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导入法,寓教于乐,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游戏规则,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和探究,以此提高学习的效果。具体来看,数学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设计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小游戏,如数学卡片游戏、数学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数学运算或解决问题。此外,数学竞赛也可以是游戏性质的活动。教师组织小组或全班数学竞赛,设计一些趣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解答,以增加课堂的紧张感和趣味性。最后,益智类数学游戏。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游戏中可以借鉴一些闯关类游戏的思路,创建一个数学迷宫,在迷宫中设置不同的数学关卡,学生需要通过解决一系列数学问题来找到通往出口的路径,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技能。例如,进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认识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在向学生们讲解这个图形的数学特征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形象感知能力,带领同学们玩“图形消消乐”的游戏,请学生们把大屏幕上相同的图形找出来并消除,看谁归类得最准确,消除的图案最多。这种游戏导入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实践导入,提升学生参与感
  实践导入法能够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即通过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或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实用性。在运用实践导入法时,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地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内或到校内进行数学考察。例如,带学生去操场测量各种几何形状的面积和周长,或者带学生到超市购物,让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计算商品价格和找零等。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其次,开展数学实验和探究活动。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发现数学规律和关系。例如,让学生使用积木或其他实物进行数学操作,观察和记录结果,从而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例如,在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测量》的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大概估一估教学书的长、宽和厚度各是多少厘米,接着请同学们拿出尺子进行更加精确的测量。接着,再让同学们测量课桌的长、宽和高。通过两次测量活动,教师可以顺势引出测量单位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毫米和厘米各自的适用情境以及两者的换算关系,从而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课堂的完整性角度来看,还是从课堂的效果提升角度来看,课前导入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都是极其重大的。在增强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获得感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课前导入,还将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此外,一些互动性的课前导入为学生们提供互动的契机和机会,通过促使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互相交流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最后,课前导入环节鼓励学生们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以上这些非认知能力契合了新的教育理念,将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带来积极且持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秋云.小学数学导入技巧探讨[J].软件(电子版),2019(10):27.
  [2]王新堂.小学数学导入教学之我见[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239.
  • 【发布时间】2024/6/26 16:48:43
  • 【点击频次】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