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四重四轻”现象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广大的外语教师的不懈探索与实践,英语教学效果有了长足的提升。但是,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继续影响和阻碍着英语课堂改革的进程,尤其是“四重四轻”现象的存在,严重遏制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认识这些模式的弊端并予以克服,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四重四轻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广大的外语教师的不懈探索与实践,英语教学危机有所改观,课堂教学渐露生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是,我们非常清楚,新课程理念尚未真正走进每个英语教师的心中,英语课堂教学尚未完全体现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功能,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继续影响和阻碍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重形式,轻内容
不管内容,不问体裁,不看学生,一视同仁的以一种框架或形式来演绎,已成了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流。比如,以山东杜郎口中学自主构建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法为例,这是凝聚了该校十年之久的智慧与经验,成功与失败而形成的一套适合该校特点的教学模式,运用这些教学模式确实对提高该校的英语教学成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学校和教师以为“他山之石,定能攻玉”,因此,在尚未真正领会这些教学法的内涵及真谛的情况下,便不顾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大跃进”式的“一哄而上”。这种用静态的程式图解动态的认知过程的不得要领的做法必将导致“画虎类犬”。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反而使得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加剧,导致对英语学科的“厌学弃学”现象的提前产生。另外,部分学校英语教师打着“新课改理念背景下的集体备课”的幌子,把一学期十二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承包给每个教师,即“一人一单元,全组共分享,省时又省力”。然而,这种无视学生的心理差异和教材本身内涵的差异,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以固定的模式为标准,把英语课上得千篇一律,千课一面的做法,怎能呈现教材的独特魅力,展现教师的个人风格,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毋庸置疑,这样的备课方法必将造就更多的“懒汉与无知”,严重遏制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能力、整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方法时尚化、手段媒体化、过程公式化、授课表演化”的形式主义现象必须休矣。
二、重过程,轻结果
学生课堂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课堂交往的单向性等问题在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比如,课堂伊始,教师便出示本课教学目标,激发师生教与学的渴望与动机,将各个任务设置成一个个有序的板块,覆盖一个个重要信息和一个个活动要点,使之变成一个个利于顺利完成的知识点,然后贴上“启发式”的标签,层层设疑、处处置疑,时时发问,甚至一些问题老师尚未说完,学生就道出了答案!教师反反复复地提问,学生忙忙碌碌地回答,问与答的双边活动是如此的“此起彼伏”,如此的“热闹非凡”,如此的“和谐有序”。然而,这种“满堂问”中,有几个问题能开启学生自身的动力系统?有几个问题能点亮学生智慧之花的火种?又有几个问题对学生具有“点金”般的启迪?实际上说白了,这就是“满堂灌”的翻版。比如,本学期,我听了一位教师开设的七年级“I LoveMy Family”的公开课。课伊始,教师出示了PPT上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
① learn some new words, such as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and so on.
② Talk about your family members.
③ Love your family
随后,教师非常有序地进行了“学习单词、看图学话、编制对话、小组讨论、介绍家庭”等五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整节课师生配合相当默契,教学场面相当热闹,师生问答流畅无误,堪称十分完美。可是课后有一位学生一边往抽屉里塞书,一边说道:“真没意思,我们小学全都学过。”就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使我陷入了深深的忧患。
三、重释疑,轻感悟
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使学生缺失对学习过程的应有的感悟,是目前部分英语教师的通病。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上狠下功夫,课堂上不仅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而且学生有什么问题和质疑,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但很少人注意置留空白,留点时间,帮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基本技能,去探索和追求生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其获得成功的喜悦。英语新课程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善于收集和处理英语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英语教学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这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首要因素。没有正确的观察、感知、领悟和体验,就谈不上英语学习。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想品质结合起来。比如,在进行“Attributive clause”(定于从句)的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按照课本上所述的“先行词”、“关系代词”等语法绕口令似的教法,而是推出了“找词、代词、整队、插队”的独特教法,用形象易懂的点拨和启发发,使得同学们对这一初中阶段最难的语法现象有了很深刻的感悟,从而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四、重语法,轻人文
英语作为一门传承英美文化的学科,它的篇篇文章都是对时代的沉思,它的段段对话都是对社会的思索,它的字字句句都是对历史的疑视。所以,有人认为,外语是一门生存工具;外语是与人交流的一种必备;外语是丰富生活的一种艺术;外语是学习生涯的一种利器;外语是迈向成功的一种支持。正如马克思所说: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外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比较、质疑和思考,让他们渐渐走近英语文本、与之相遇、与之对话,由人及己,感悟升华,启迪人生,从而实现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怎么思考、怎么面对人生、怎么做一个有用的人的目的。可是,现实中,有的教师只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出发,把教授语法、词法、句法等看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并把英语教学肢解成若干板块——听力、单选、完型、阅读、单拼、作文等,反复训练,巩固成形,根本无视英语学科“人文性”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成了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导致这门具有人文情怀的英语教学演变成一场“劳其筋骨”的苦役,一种“无视生命”的浪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欧阳芬.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4]希尔伯曼.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01.
[5]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08.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四重四轻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广大的外语教师的不懈探索与实践,英语教学危机有所改观,课堂教学渐露生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是,我们非常清楚,新课程理念尚未真正走进每个英语教师的心中,英语课堂教学尚未完全体现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功能,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继续影响和阻碍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重形式,轻内容
不管内容,不问体裁,不看学生,一视同仁的以一种框架或形式来演绎,已成了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流。比如,以山东杜郎口中学自主构建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法为例,这是凝聚了该校十年之久的智慧与经验,成功与失败而形成的一套适合该校特点的教学模式,运用这些教学模式确实对提高该校的英语教学成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学校和教师以为“他山之石,定能攻玉”,因此,在尚未真正领会这些教学法的内涵及真谛的情况下,便不顾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大跃进”式的“一哄而上”。这种用静态的程式图解动态的认知过程的不得要领的做法必将导致“画虎类犬”。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反而使得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加剧,导致对英语学科的“厌学弃学”现象的提前产生。另外,部分学校英语教师打着“新课改理念背景下的集体备课”的幌子,把一学期十二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承包给每个教师,即“一人一单元,全组共分享,省时又省力”。然而,这种无视学生的心理差异和教材本身内涵的差异,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以固定的模式为标准,把英语课上得千篇一律,千课一面的做法,怎能呈现教材的独特魅力,展现教师的个人风格,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毋庸置疑,这样的备课方法必将造就更多的“懒汉与无知”,严重遏制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能力、整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方法时尚化、手段媒体化、过程公式化、授课表演化”的形式主义现象必须休矣。
二、重过程,轻结果
学生课堂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课堂交往的单向性等问题在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比如,课堂伊始,教师便出示本课教学目标,激发师生教与学的渴望与动机,将各个任务设置成一个个有序的板块,覆盖一个个重要信息和一个个活动要点,使之变成一个个利于顺利完成的知识点,然后贴上“启发式”的标签,层层设疑、处处置疑,时时发问,甚至一些问题老师尚未说完,学生就道出了答案!教师反反复复地提问,学生忙忙碌碌地回答,问与答的双边活动是如此的“此起彼伏”,如此的“热闹非凡”,如此的“和谐有序”。然而,这种“满堂问”中,有几个问题能开启学生自身的动力系统?有几个问题能点亮学生智慧之花的火种?又有几个问题对学生具有“点金”般的启迪?实际上说白了,这就是“满堂灌”的翻版。比如,本学期,我听了一位教师开设的七年级“I LoveMy Family”的公开课。课伊始,教师出示了PPT上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
① learn some new words, such as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and so on.
② Talk about your family members.
③ Love your family
随后,教师非常有序地进行了“学习单词、看图学话、编制对话、小组讨论、介绍家庭”等五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整节课师生配合相当默契,教学场面相当热闹,师生问答流畅无误,堪称十分完美。可是课后有一位学生一边往抽屉里塞书,一边说道:“真没意思,我们小学全都学过。”就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使我陷入了深深的忧患。
三、重释疑,轻感悟
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使学生缺失对学习过程的应有的感悟,是目前部分英语教师的通病。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上狠下功夫,课堂上不仅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而且学生有什么问题和质疑,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但很少人注意置留空白,留点时间,帮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基本技能,去探索和追求生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其获得成功的喜悦。英语新课程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善于收集和处理英语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英语教学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这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首要因素。没有正确的观察、感知、领悟和体验,就谈不上英语学习。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想品质结合起来。比如,在进行“Attributive clause”(定于从句)的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按照课本上所述的“先行词”、“关系代词”等语法绕口令似的教法,而是推出了“找词、代词、整队、插队”的独特教法,用形象易懂的点拨和启发发,使得同学们对这一初中阶段最难的语法现象有了很深刻的感悟,从而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四、重语法,轻人文
英语作为一门传承英美文化的学科,它的篇篇文章都是对时代的沉思,它的段段对话都是对社会的思索,它的字字句句都是对历史的疑视。所以,有人认为,外语是一门生存工具;外语是与人交流的一种必备;外语是丰富生活的一种艺术;外语是学习生涯的一种利器;外语是迈向成功的一种支持。正如马克思所说: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外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比较、质疑和思考,让他们渐渐走近英语文本、与之相遇、与之对话,由人及己,感悟升华,启迪人生,从而实现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怎么思考、怎么面对人生、怎么做一个有用的人的目的。可是,现实中,有的教师只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出发,把教授语法、词法、句法等看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并把英语教学肢解成若干板块——听力、单选、完型、阅读、单拼、作文等,反复训练,巩固成形,根本无视英语学科“人文性”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成了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导致这门具有人文情怀的英语教学演变成一场“劳其筋骨”的苦役,一种“无视生命”的浪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欧阳芬.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4]希尔伯曼.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01.
[5]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08.
- 【发布时间】2024/6/26 16:50:47
- 【点击频次】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