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教学之魂——树立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培育的最核心价值观。文章阐述了人地协调观的育人价值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即以教材案例为本,增强认知;联系生活实例,强化认知;参与实践活动,体验认知。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地理教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初中地理教学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课程蕴含的最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地理核心素养的根基,是统领地理教学之魂。如何通过初中地理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是每位教师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明晰人地协调观的育人价值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1]。它包括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是初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首先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服从于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和生存规律,而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人类活动也会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会破坏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也会有反作用力,从而阻碍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初中地理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其次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工具,在面对世界、中国、家乡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时,能够作出初步的分析和评价。[2]懂得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实现因地制宜、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能够立足家乡、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滋养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做自然环境的守护者。
(二)探索树立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贯穿人地关系主线。地理教学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如何正确处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教材中反映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实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及人地关系矛盾的案例很多,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这些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地关系。同时还要通过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增强体验和认知。
1.以教材案例为本,增强认知。初中地理教材中诸多反映人地关系的教学案例,从全球气候变暖、热带雨林的危机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到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等等,这些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产生环境问题的案例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教师要抓住时机,明确这些案例设计的意图,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这些案例多以“活动”板块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案例,深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案例中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比较开放,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深度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能有效加强学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特别是对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人地协调重要性。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时,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板块。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产生危害,然后分析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突出的人地关系矛盾问题,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特别是在分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由于人类哪些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人们应该采取怎样合理的生产活动才能减少水土流失?怎么协调好人类生产活动与黄土高原地区环境的关系,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可组织学生研讨,各抒己见。另外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时,要强调正是由于人类长期的不合理开发活动,才加剧了水土流失,因而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如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要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并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的生存家园。自然环境破坏容易修复难,治理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
2.联系生活实例,强化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身边的人地关系矛盾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让学生思考人地关系中出现失衡的原因和结果,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矛盾的人地关系,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结论。比如在春季,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经常会出现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电视新闻中也会经常报导。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信息,运用好这些现实案例,并引发学生思考: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春季为什么会产生沙尘暴天气?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沙尘天气的出现。通过这些由于不合理的人地关系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步懂得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必须和谐相处,否则损害的终究是人类的利益,从而让学生懂得人地和谐相处是人类必须要坚持的发展原则。只有人地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3.参与实践活动,体验认知。如何让人地协调观植根于学生头脑深处并转化为核心素养,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参与到大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地理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利于学生把人地协调观念落实到行动上。例如: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等实践活动。调查家乡的环境问题,如污水的来源,污水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哪些危害?如何治理污水问题等等。学生在调查分析以后提出一些治理污水、保护环境的建议。通过了解这些身边存在的人地关系紧张的问题,追寻出现人地不和谐问题的原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人类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懂得爱护身边的环境、不浪费资源,主动践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对未来社会发展负责任的公民。
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要求。教师要加强案例教学,一以贯之。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认知的过程,要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还要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统一演化的,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地理环境整体观。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出现环境问题,都不是这个地区单独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地区,我们要共同守护地球家园,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地理教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初中地理教学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课程蕴含的最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地理核心素养的根基,是统领地理教学之魂。如何通过初中地理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是每位教师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明晰人地协调观的育人价值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1]。它包括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是初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首先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服从于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和生存规律,而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人类活动也会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会破坏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也会有反作用力,从而阻碍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初中地理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其次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工具,在面对世界、中国、家乡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时,能够作出初步的分析和评价。[2]懂得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实现因地制宜、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能够立足家乡、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滋养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做自然环境的守护者。
(二)探索树立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贯穿人地关系主线。地理教学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如何正确处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教材中反映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实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及人地关系矛盾的案例很多,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这些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地关系。同时还要通过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增强体验和认知。
1.以教材案例为本,增强认知。初中地理教材中诸多反映人地关系的教学案例,从全球气候变暖、热带雨林的危机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到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等等,这些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产生环境问题的案例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教师要抓住时机,明确这些案例设计的意图,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这些案例多以“活动”板块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案例,深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案例中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比较开放,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深度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能有效加强学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特别是对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人地协调重要性。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时,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板块。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产生危害,然后分析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突出的人地关系矛盾问题,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特别是在分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由于人类哪些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人们应该采取怎样合理的生产活动才能减少水土流失?怎么协调好人类生产活动与黄土高原地区环境的关系,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可组织学生研讨,各抒己见。另外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时,要强调正是由于人类长期的不合理开发活动,才加剧了水土流失,因而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如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要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并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的生存家园。自然环境破坏容易修复难,治理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
2.联系生活实例,强化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身边的人地关系矛盾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让学生思考人地关系中出现失衡的原因和结果,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矛盾的人地关系,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结论。比如在春季,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经常会出现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电视新闻中也会经常报导。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信息,运用好这些现实案例,并引发学生思考: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春季为什么会产生沙尘暴天气?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沙尘天气的出现。通过这些由于不合理的人地关系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步懂得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必须和谐相处,否则损害的终究是人类的利益,从而让学生懂得人地和谐相处是人类必须要坚持的发展原则。只有人地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3.参与实践活动,体验认知。如何让人地协调观植根于学生头脑深处并转化为核心素养,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参与到大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地理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利于学生把人地协调观念落实到行动上。例如: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等实践活动。调查家乡的环境问题,如污水的来源,污水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哪些危害?如何治理污水问题等等。学生在调查分析以后提出一些治理污水、保护环境的建议。通过了解这些身边存在的人地关系紧张的问题,追寻出现人地不和谐问题的原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人类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懂得爱护身边的环境、不浪费资源,主动践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对未来社会发展负责任的公民。
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要求。教师要加强案例教学,一以贯之。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认知的过程,要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还要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统一演化的,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地理环境整体观。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出现环境问题,都不是这个地区单独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地区,我们要共同守护地球家园,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 【发布时间】2024/6/26 16:51:00
- 【点击频次】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