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依托本土资源 创新语文教学思维

 

【作者】 陈爱芳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北城小学府前路校区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语文教学为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中指出:教师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课标的这一阐述,强调了语文教育不能离开生活,主张教育以课堂为轴心,借助丰富的地方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平台,运用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开展体验式教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其中,将语文教学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成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方法,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技能。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是一篇以美食文化为主题的识字教学教材,文本介绍了菜肴、主食,以及菜肴、主食的制作方法。如果这篇课文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们很难形象地理解“炒”“煮”等字部首为什么分别是“火”“灬”,“菠”“鸡”等字部首为什么分别是“艹”“鸟”。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二年级还是以趣味学习为主,相比较生搬硬套的学习,有趣的实践更容易让他们去认识新事物。为此我将厨房搬进课堂,把孩子分为四个小组,一个小组制作炒菠菜,另一个小组制作煮菠菜,一个小组制作炒鸡蛋,另外一个小组制作煮鸡蛋,形成两个对照组。在对比体验中,让小朋友体会火字旁大部分与火有关,四点水大部分与水有关,草字头大多与植物有关。通过分解部首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认识复杂的汉字结构,便于书写和理解,也可以在以后的课程中通过部首可以联想汉字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记忆汉字。不仅如此,一是在制作过程中的同学们可以学习到各种食物名称、烹饪术语以及与厨房相关的词汇,这些都是丰富词汇量的好机会;二是在小组合作中,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同学们需要有效地沟通以协调各自的行动,这有助于提高合作和沟通技巧;三是制作完成后,同学们需要分享他们的制作感悟,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体验性学习,让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发现语文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还能够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开发本土文化资源,构建特色性课程
  构建特色性课程是将本土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课程中,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阜阳这座古城历史悠久,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商末周初政治家姜子牙、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东汉名将吕蒙等,它也是一座美食之城。今年以来,在阜阳斑马音乐节、阜阳马拉松等活动的成功举办下,太和板面、阜阳格拉条一度成为全国社交媒体热榜,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友人,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是不能错过现有的本土文化资源,如何将本土文化真正转化为语文课程,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课程《中国美食》中,我从中国美食,引入到阜阳美食。首先,我带领着学生们到附近的店铺,学习格拉条的制作过程,在制作中向同学们介绍欧阳修与格拉条的民间传说。格拉条作为阜阳市的特产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和风味在当地享有盛誉,传说欧阳修在阜阳挂职期间探亲访友,途中饥肚难忍,便到了一户农户家中,想要点食物充饥。农户得知情况后,因家中贫寒,只好做了一碗面奉上,并将家中仅存芝麻酱,黄瓜,豆芽等都放进了碗内,匆忙中忘记搅拌,上桌后,欧阳修见色泽诱人,便问农户这叫什么名字,农户见面条未拌匀,便着急提醒欧阳修“搅拌”,因为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格拉”,因此欧阳修误以为此面为“格拉条”。其次,可以带领同学们参观枕头馍制作坊,观看枕头馍的制作过程,了解枕头馍的来历。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阜阳古时又称顺昌),为了支持宋军抗金,阜阳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人发一个,饿的时候削一片充饥,困的时候枕头而卧,因此称枕头馍。顺昌之战中,击败金军十余万。从那以后,做枕头馍便成了阜阳人一门独特的手艺,一直流传至今。帮助学生挖掘乡土资源,在实践活动中学语文,语文的学习就丰富多彩了。
  最后,通过让学生在家中和父母亲手制作美食,感受传统美食与其文化背景紧密相连,了解美食背后的动人故事,这些美食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让语文课堂突破了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语文,促进了学习经验的自主建构,厚植乡土情怀,从而提升核心素养,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三、创新语文教学思维,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目前,社会对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训练,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关注对语文知识的重构和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课程内容趋向于更加灵活和多元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背景下,语文老师就需要创新教学思维,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一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美食》一课中,采用了分组合作学习法、现实生活实践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方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二是多学科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如历史、音乐等进行融合,可以在学习美食中了解阜阳本地历史与文化;三是特色的语文实践,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表达等,语文实践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进文化认同,促进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多种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正逐渐摆脱传统束缚,朝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向发展。教师需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积极开发本土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活学语文、活用语文,让语文教学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广,共同推动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

  • 【发布时间】2024/9/12 10:48:14
  • 【点击频次】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