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作者】 阿提开姆·麦提库尔班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托胡拉乡中学

【摘要】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做好地理学科的预习和复习巩固工作,切实有效优化作业设计,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作业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对初中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特点有所了解和把握,精心构思,才有可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与强化。

【关键词】 地理教学;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正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作业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体现地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作业优化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的要求。文章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优化方法,既要保证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要使学生通过做作业巩固所学知识,重点指出了需兼顾课堂与课下两种作业形式,以多种方式满足学生作业需求,设计互动互助的校本作业,旨在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融入趣味元素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地理教师在创新设计拓展型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在作业中创新融入趣味化元素。以“地球和地图”等教学内容进行作业布置设计的过程中,地理教师需要将常见的地形图作为课堂导入内容,创设知识拓展的教学情境,顺利布置知识拓展型作业。地理教师需要与学生在课堂中随机抽取一个地球板块,运用趣味化的贴纸、动画动漫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分配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将每个小组随机抽取的地图绘制区域进行统一编号,协助学生从网络中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运用趣味化元素填充地形图。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能够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层面影响学生的地理作业完成过程,并在作业中融入拼图等趣味化元素,激励学生挑战不同地形图板块的填充目标,将山河湖海制作成贴纸,奖励给成功完成作业的学生小组。

二、确保作业设计多样性,有效构建思维导图

在设计和布置初中地理作业的过程中,要突破常规,以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基准,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学习和复习效果,让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认识和思考能力,从而在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多样性和思维的拓展性,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和推进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以及思维链条设计形式,确保各类知识得到有效串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然后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之下,确保可以有效解决相关校本作业内容,在强化学生解题思路、优化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使其呈现出良好的思维拓展和优化效果,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和作业完成水平。

三、进行有效分层,满足不同需求

“双减”在作业中的体现就是减量提质,降低学生作业压力,提升作业的针对性。“双减”并不是对课后做题一概否定,而是倡导精选优质试题,选择能够有效启发思维且难度适当的试题,增强试题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适配性,让每一道试题都能起到作用,增强作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因此,为了增强作业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分层设计作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可以多方查找优质试题,对试题的类型进行归类,对试题的难度进行分层,设置分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巩固基础内容的同时,还能够进行自我提升。

四、加强内容整合,实施大单元作业设计

大单元作业是围绕某一主题设计的相对独立的作业体系。实施大单元作业设计,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重组,可以还原学科知识固有的逻辑关系,保持知识脉络的完整性,也可有效避免课时作业目标与内容的错位现象,更能实现教师对于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难度和作业总量的系统规划,进而弥补课时作业冗杂低效的问题。在作业单元的分割上,初中地理教师可灵活处理,既可以教材的自然单元为依据进行划分。

五、设计拓展类作业,强化学生的人地观念

教育理念强调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教师应当引领学生们探究地理元素如何塑造人类的生活模式,并激发他们反思人类行为对地球的影响,促使他们理解并承认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出深刻的人地理解,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化学生的人地意识对于整体学习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它直接呼应了核心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可以巧妙地将人地观念融入,设计富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扩展地理学习的边界,让学生从多元视角研习地理知识,从而逐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也增强了学习的实际应用性和深度。

六、多元评价,加强信息反馈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地理教师在布置设计拓展型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多元化教学评价手段融入作业之中,逐步加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信息反馈。例如,在对南方地区等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型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地理教师需要将江浙沪地区作为课堂导入,在布置拓展型作业的过程中,鼓励支持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探究,并将学习成果共享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地理教师需要以形成性评价方法为主,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目标,并将学生在完成拓展型作业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拓展型作业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师生能够在线上平台中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逐步构建起良性沟通循环机制。地理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所反馈的信息,鼓励支持学生从知识建构、思维发展、实践技能等角度完成作业目标。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传统的地理作业模式已难以适应初中生客观进步需求,如果教师依然坚持使用僵化、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则地理作业很难发挥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对初中地理作业设计加以改革及创新,成为地理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主旋律。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当代初中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协调课堂作业和课下作业,多角度调整作业形式,从而有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优质学习环节。

参考文献:

[1]刘玉岳,韩丽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5):17.

[2]朱晓龙.减负增效视域下初中地理分层作业设计与应用的实践策略研究[J].教师,2023(21):69-71.

  • 【发布时间】2024/6/3 11:35:30
  • 【点击频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