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新时代中学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家城

【机构】 深圳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了新的内涵和特点,爱国主义教育仍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我国中学爱国主义隐性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新时代中学生自身特点,增强国主义教育效果,必须深入研究隐性教育途径,充分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中学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提升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爱国主义教育;隐性教育
  爱国主义是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1]习近平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话题。学生通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家情怀。青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能否在广大中学学生群体中厚植爱国主义精神事关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因此,要把加强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由于长期以来教育方式单一,学生缺乏自主性,在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足。因此,为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入手,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隐性教育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长期以来采用的显性教育方式相比,具有教育过程隐蔽性、教育方式多样性等特点和优势,尝试将其运用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一、新时代中学加强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10”后群体成为中学学生的主体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日益飞快等一系列条件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也会随之改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难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条件。因此,将隐性教育运用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弥补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一)适应新时代中学生思想特点的迫切需要
  2022年秋学期,“10后”阶段的学生群体正式成为初中生。由于出生环境、成长条件的不同,“10后”学生群体无论在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思维方式上都与“80后”、“90后”、“00后”有巨大不同。“10”后的中学生群体呈现学习自主化个性化、生活网络化娱乐化、思想趋于成熟化、需求方面呈现碎片化、多维度、灵活化等特点,[4]这就对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在互联网蓬勃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他们接受知识、思想不再限于书本、课堂,他们能够从开放、共享的互联网中学习,获取知识,这也意味着网络的思想更容易对中学生群体产生影响。
  中学阶段,学生以老师辅导加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表明中学生主体独立意识能力的增强,且倾向于自主化的学习方式。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式、强制性方式,学生逐渐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接受程度明显下降。他们更倾向于在参与活动中、生活体验中获得知识。爱国主义教育采用灌输和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中学生的排斥心理。因此,中学爱国主义教育要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学生群体自身特点,就必须创新教育方式,将隐性教育引入中学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必要。
  (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内在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的永恒话题,学校一直以来承担着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任务,课堂教学是中学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的主要阵地,这表明,显性教育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随着自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教育资源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共享,学生学习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显性教育方式受时空限制和教育形式单一的缺点愈发的显现出来。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接近70%的学生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不感兴趣。[5]由此可见,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爱国理论知识,还在于让学生怀有爱国之情,践爱国之行动,做到知行合一。要想让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课堂中的“教”与“学”两个步骤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通过生活的体验将爱国情怀进行升华,这也是显性教育方式无法达到的。隐性教育以自身渗透性、生活性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仅能够获取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感受情感的熏陶,能够促进知与行的更好结合,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爱国精神的传承。[6]爱国精神激发爱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团结的力量,共同朝着中国梦前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高校青年群体的力量。要让中学中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正确处理中国梦与
  个人梦的关系,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让中学学生自觉将中国梦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是息息相关,个人梦想的实现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保障。中学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想要实现梦想,就要付出辛勤劳动和努力奋进。因此,中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技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奉献社会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身力量。
  二、当前中学爱国主义隐性教育实施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中学为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在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上做出了调整,由长期以显性教育为主向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转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中学爱国主义隐性教育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爱国主义教育隐性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隐性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资源总和”。[7]中学爱国主义教育长期以显性教育为主,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显性资源开发利用成熟,但隐性资源的开发没有受到重视。显性资源通过对人的意识和智力因素的影响起作用,隐性资源则通过对人的心理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起作用。因此,为了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必须充分利用隐性资源对学生心灵的启发、情感的调动、行为的引导。当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隐性资源开发存在以下不足:
  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特别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影响了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物质文化层面,多数中学的建筑设计未能有效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导致学生难以从中感知到爱国情怀,反映出校园物质景观的教育功能有待增强。尽管多数学校已配备较为完善的宣传设施,如宣传栏和电子屏幕,但宣传内容更新滞后、电子屏幕信息量大且切换快速等问题依然存在,削弱了宣传的实际效能。此外,部分学校未充分组织学生学习校史、校训等内容,致使学生对学校的文化传承缺乏了解,无法通过这些文化载体体验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
  在课程隐性资源开发方面,虽然中学普遍开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教师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尚显不足。每门专业课程都承载着人类探索未知、解决难题的智慧与勇气,本身即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或因缺乏相应技巧,未能有效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错失了通过专业课程传授爱国情怀的机会。
  (二)爱国主义隐性教育渗透不足
  当前,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有意识的渗透于各个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
  一方面,在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学生实践活动时,大多停留在形式上,实践活动已经呈现出功利化、形式化的趋势。中学许多活动打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旗号,随随便便走个过场,并没有真正将爱国主义教育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发挥实践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导向作用,更无法让学生将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另一方面,在选择榜样宣传时,常常缺乏感染力,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8]。榜样对于塑造和引导人的行为具
  有无穷的力量,中学在选择榜样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时经常会忽略能否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示范作用、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与时俱进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榜样人物,才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教育意义。
  (三)中学对爱国主义隐性教育不够重视
  隐性教育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运用中,出现许多不足的重要原因是中学不够重视隐性教育,对隐性教育认识不深、意识不强、实践不足,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难以整合,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难以开展。
  一方面,部分中学开展教职人员隐性教育知识培训的活动较少,导致教师缺乏实施隐性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中学教师对于实施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意识不强,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做到有意识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实施隐性教育的技能,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等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进行隐性教育。
  另一方面,中学隐性教育资源难以实现整合。隐性教育的开展需要覆盖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需要不同部门的积极配合,共同发力,才能实现教育效果。当前部分中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等各部门成员协同合作的意识不强,这导致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开展就难以实现持续性和有效性。只有将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后勤管理、实践活动、大众媒体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巧妙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效果,爱国主义隐性教育才能顺利的开展,达到教育目的。
  三、隐性教育应用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加强隐形教育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用势在必行,隐形教育逐步推广,其润物细无声似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积极探索其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应用途径是重中之重。
  (一)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校园是中学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塑造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中学校园文化凝聚着学校的历史底蕴,并在不断发展中逐渐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的一部分。因此,将爱国主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中,是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途径。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其中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10]。校园物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建筑设施、人文景观等物质形态构成,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实场所,学生在这一场所中会无意识的接受熏陶。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物质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从建筑设施、宣传设施等方面入手,构建蕴含爱国主义教育元素的校园物质文化。中学在建设新的建筑物时,要将体现校园特点、历史文化底蕴、地方特色等既具有传统文化精髓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元素融入其中,实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其次,中学要合理设计和使用校园宣传栏,让宣传栏成为中学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传播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真正让学校的宣传栏“活起来”。通过宣传栏,中学生能够及时关注国家政治,关心国家发展,进而加强学生对国家思想和理论的认同感。
  2.重视挖掘校园精神文化资源
  中学校园精神文化,作为学校长期发展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如校史、校训及校徽等,深刻体现了学校的道德观念与人文精神。这些文化要素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规范其行为模式以及塑造其健康的心灵世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效利用校园精神文化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校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更能引导他们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讲述那些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校友故事,可以树立正面榜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其次,校徽的设计应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并巧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此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底蕴。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通过深化校史教育与创新校徽设计等方式,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爱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渗透式教育为重点,融入学习和活动的全过程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承担,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如此。爱国主义教育只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大家似乎认为只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才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似乎与其他学科毫无相关,其实不然,这正是新时代中学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扭转的局面。爱国主义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更应引向学生的课余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既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也需要各个学科和课余活动的渗透教育。
  1.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进入新时代,许多中学逐渐认识到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至各个学科的教育过程的重要性。在中学专业课的课堂中,教师也已经有意识的将教材内容与当下国家的发展实际相联系,在知识传授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中学生在专业课的课堂上,不仅仅只是接受学科知识的教育,也同时能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中学的全体教师必须时刻谨记这份使命,每一位教师都要以高度重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进课堂的教授、作业辅导以及与学生的交流中,使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和交流中都能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感召。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进中学设置的各项专业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可以激发学生以报效祖国的志向加强对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更广阔的范围、更深远的层次,突破爱国主义教育的范围,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2.在学生课余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学,中学生的生活由学习专业课程和参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中学生的课余活动丰富多样,如团日活动、班级活动等,课余活动不仅是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途径,更是接受思想观念、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主题团日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中学主题团日活动应与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相呼应,如学习“四史”思想是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学主题团日活动应以此为主题,对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通过学习“四史”,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中学生对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认同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爱国主义隐性教育方式
  在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的广泛使用,对信息传播方式和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把人们带进了“微时代”。“微时代”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文字、图像、视频等融合为一体,实现虚拟的互动、实时高效的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时代。[11]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已经突破时空限制,从线下学习延伸到线上学习,学习“永远在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了适应网络时代下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变化,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隐性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同步在线。
  1.运用微媒体,搭建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
  以微信、微博、QQ等为主的微媒体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和传播力,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完善中学微媒体,搭建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以强大的信息传播力、影响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于“润物无声”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要重视微信、QQ、微博等微媒体平台。这些微媒体在学生中使用广泛,传播力和影响力大,中学生习惯通过这些微媒体参与话题讨论,对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达成一定的认识。但微媒体平台中的舆论同时包含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消极的舆论难免会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中学爱国主义隐性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微媒体内容的把关,充分利用积极舆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行动,同时及时制止不良舆论传播,以免对中学生的认知产生错误引导,造成不良影响。
  2.优化微内容,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媒体已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然而,微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化及信息更新缓慢等问题,影响了教育效果。为此,中学需采取措施优化微内容,积极占据网络舆论高地,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爱国主义隐性教育。
  首先,中学应当丰富微内容,确保其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增强内容的教育价值。利用校内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等渠道,定期发布有关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的深度报道与解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无形中强化其爱国意识。
  其次,提高微内容的吸引力和互动性,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传统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式、参与式的新型教育模式。学校可设计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微专题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通过热点话题的探讨来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巩固爱国主义教育成果。
  (四)中学加强对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重视
  隐性教育是适应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客观条件变化、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重要教育方法,加强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顺利展开,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支持,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整合优化隐性教育资源。
  1.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提高教师开展隐性教育的能力
  教师队伍对隐性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决定了开展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为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举办有关隐性教育教师培训活动的频率,促进教师对隐性教育的认识,提高开展隐性教育的技能。另一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因此,学校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塑造美好的人格、提升爱国情怀,为学生树立鲜活的榜样,引导中学生的爱国行动。
  2.建设隐性教育资源体系,为顺利开展隐性教育提供保障
  学校应加强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优化整合,构建完善的隐性教育资源体系。首先,学校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校园精神文化资源。其次,学校要建立有关机制,统筹学校各个部门的人力,实现各部门团结一致,共同推进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展开。最后,学校要加强各项资源整合,实现各种资源优势互补,形成资源体系,为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加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朱自强.中国文化大百科——教育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334
  [4]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5]习近平在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6]岑锦媚.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途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7]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11.
  [8]贾霄燕.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索[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9][美]阿尔伯特·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中学出版社,2001:63.
  [10][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00-101.
  [11]曹德欣.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2015(01):63-66.
  [12]李永鹤.隐性教育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中学,2019.
  • 【发布时间】2024/11/9 21:05:03
  • 【点击频次】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