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作者】 马 霞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和平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实现高效课堂已成为每位教育者的共同信念和追求。本文就从三个方面提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既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情感体验;数学思维;合作能力
  在积极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务必要将目光聚焦于课堂,充分认识到高效教学活动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为此,老师应像剥茧抽丝般地理解教学理念,不断强化自身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精准认识,如此才能构建出长期且稳定的高效课堂,使得每位同学在充满活力和智慧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点燃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大力拓展课堂教学思路和范围,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仔细观察和搜集与同学们真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资源,然后精心创设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这样既能让原本枯燥的课堂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又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1]。例如:在“小数乘小数”教学中,老师可先展示一些超市商品图片和价格标签,如苹果5.5元一斤,香蕉4.5元一斤等,然后提出问题,即“假如小美买了2.5斤苹果和3斤香蕉,一共需要花多少钱?”,面对该生活问题时,同学们就会像被按下启动键一样,立即结合自己平日里积累的生活经验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当大家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得出答案时,便会点燃对这堂课的热情,从而主动参与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学习中。
  二、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同学们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中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之一,它犹如一把钥匙,能开启通往成功的大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适时转变过去学生间单纯的个体竞争关系,然后按照科学标准和原则进行分组,再组织大家以小组形式围绕同一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如此才能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提高合作能力[2]。例如: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中,老师先要根据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大家分成若干个小组,且将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左右,接着明确各组学习任务,如A小组讨论“两人合资购买一批货,已知货物价格为96元,那么每人平均要付多少钱?”,B小组讨论“在某运动会上,小华9秒跑了36m,小豪8秒跑了40m,请问两人谁跑得更快?”当任务下发后,各组需立即展开激烈讨论,待讨论结束后,推选一名“发言人”分享本组的讨论过程和结果,而老师和其他组也可进行提问与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开展动手操作环节,激活数学思维
  从本质上来说,学习就是一个思维不断活跃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唯有激活同学们的数学思维,才能扎实学好这门充满魅力和挑战的学科。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机立断地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陈旧观念,然后开展生动有趣的动手操作环节,确保同学们能真正实现手脑并用[3]。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首先,可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实物或图片,引导大家对三角形产生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如何求三角形面积呢?”来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紧接着为他们准备各种材料,如卡纸、剪刀、直尺、量角器等,然后分组用卡纸剪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锐角、直角及钝角三角形,剪纸过程中要求他们观察三角形的特点,并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鼓励他们主动发现三角形的底和高与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存在什么关系,在整个动手操作中,老师要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帮助,这样才能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三角形面积的探索过程,从而激活数学思维。
  根据以上相关阐述和分析,要想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可谓任重而道远,老师除了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深入剖析教学真谛,捕捉同学们的个体差异、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并创设生活化情境、重视小组合作和开展动手操作环节等,如此才能携手迈向知识高峰。
  参考文献:
  [1]毛亚玲.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4,(11):100-102.
  [2]杨秀峰.“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华夏教师,2024,(17):52-54.
  [3]钟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与实践[J].华夏教师,2023,(10):51-53.

  • 【发布时间】2024/11/10 10:30:41
  • 【点击频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