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作者】 成玉凤

【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东南新区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课标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收录的三篇文章都是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的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本文在本单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给人启发,耐人寻味。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的成长,同时对于养成阅读小说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参与课堂的能动性略弱。所以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静心思考。学生刚刚学过鲁迅的《故乡》,对小说解读的基本知识和叙事的基本策略都有所了解。在进入本节课之前,进行了前置学习,阅读了两遍文章,认读了生字词语,作了简单批注。
  学习目标
  1.跳读课文,筛选信息,梳理小说情节;
  2.品读词句,分析言行,概括人物形象;(重点)
  3.拓展延伸,把握主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法国作家莫泊桑凭借359个精彩故事赢得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左拉说:莫泊桑的作品无不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那莫泊桑讲故事到底有何绝妙之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我的叔叔于勒》。
  二、任务引领 
  【一个故事 感情节跌宕】
  1.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小说情节。
  明确:开端(1-4):(盼)于勒
  发展(5-19):(赶)于勒 (赞)于勒
  高潮(20-47):(遇)于勒
  结局(48-49):(躲)于勒     
  2.作者打乱时间线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开篇先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于勒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于勒最后回来了没有。然后插叙于勒的过去和全家急切盼望他归来的原因,让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
  过渡语: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莫泊桑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我们品析了作品中形式的美感,接下来让我们聚焦小说中的人物,看一看莫泊桑在这些人物身上寄予了怎样的爱与憎。
  【一次邂逅 品人情冷暖】
  1.跳读课文,说说于勒有怎样的人生遭遇,并且用点赞或者差评表达你对这个人物的评价。
  明确:年轻时行为不正、好玩放荡、糊涂荒唐,中年于勒知错能改、体贴家人、知恩图报,老年于勒自食其力、不愿再拖累亲人,是一个善良、有自尊的可怜人。
  2.课文是如何具体刻画菲利普夫妇的?请大家细读课文课文21——46段,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在课本上作批注。
  学法指导:原句子+描写方法+人物心理\特点
  示例: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运用了神态、语言描写,反映了母亲不愿相信真是于勒,以致他们的发财梦破灭的矛盾心理。
  菲利普夫妇(31段):语言、神态描写,“哆嗦”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母亲证实了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之后的慌乱、惊恐。“被叫这小子回来吃咱们”对于勒称呼的变化,表现出母亲的自私和势利。
  (34段):神态、语言描写,写出了菲利普确认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后的恐惧、境况、不知所措的表现。
  (38段):神态、语言,“暴怒”刻画出母亲嫉妒愤怒的神情。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出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特点。
  3.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能表现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
  明确:爱慕虚荣:2-3段,生活拮据还要到哲尔赛岛去游玩,吃牡蛎,追求高贵的生活,高端的消费。自私冷酷:当于勒不堪时菲利普夫妇就“赶”“骂”“躲”,当听说于勒阔绰时就“盼”“赞”;当于勒不堪时菲利普夫妇就称呼他为坏蛋、流氓、无赖,当听说于勒阔绰时就说他是正直、有良心的人。课文16段也体现了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利欲熏心的丑陋嘴脸。
  4.姐姐和姐夫他们和菲利普夫妇是否是一路人?请你结合句子分析他们的形象。
  明确:“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母亲有点儿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姐姐和姐夫势利、贪慕虚荣的形象特点。
  小结主题1: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反映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5.文中描写“我”与于勒叔叔接触的语句有哪些?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称落魄的老水手于勒为“先生”;观叔叔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苦态;“我”心里默念并赠与叔叔小费表明若瑟夫内心充满侄叔亲情,深切地表达了若瑟夫的善良纯真、有同情心。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鲜明对比。
  小结主题2:蕴含着作者希望人人都能像若瑟夫一样对弱者多一点同情、对亲人多一点温暖。
  过渡语:朱光潜先生说过: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更要通过品味感悟、欣赏,读出故事背后的诗意。这诗意就是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一双眼睛 窥社会风气】 
  1.是什么让菲利普夫妇变成这般势利虚荣?他们的行为是否有合乎情理的地方?请阅读以下材料: 
  菲利普的辩白书
  我是菲利普,世人眼中的冷血、势利小人。被“网暴”了这些年,今天,我要为自己辩白。
  19世纪70年代,普法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当中,物价飞涨、工厂歇业、经济大萧条。农业危机、工业危机,许多家庭纷纷破产,我也是受害者之一。
  那些年,我和我的家人节衣缩食,有人请客,婉拒,买东西都只能买临近过期的,买不时兴的陈货,我的两个女儿也跟着受苦,就连出嫁都成了难题。
  我的弟弟于勒,他挥霍自己的钱也就罢了,还把我们家的钱也挥霍一空,这让我们原本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这叫我如何不恨!
  就连我想请家人吃牡蛎这样的事情都需要妻子说善意的谎言: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
  所以我并非天生势利,而是被这混乱的社会扭曲了天性,请你们能看到像我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和卑微。
  小结主题3:小说表现了那个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及弱势群体的辛酸和卑微。
  2.主题归纳:
  《我的叔叔于勒》是灰色调的,是冷的:批判了金钱至上的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但是这冷中还有暖:对小人物日益贫困的辛酸展现出一种同情和悲悯。还有光,还有希望:作者对亲情的呼唤,对人性的召唤。 
  3.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有什么样的感悟?
  (学生讨论后积极归纳。)
  学生1: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他人身上,应该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
  学生2: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心,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3:在亲情和金钱上,应该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三、课堂总结: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 
  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 
  钱可以买到“奢侈品”,但买不到“文化”;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无论前途多么坎坷,我们都要坚守本心,直面人生。少年的你们,要把自己对人的自然、朴素、真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成年,乃至于整个人生,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因为只有这样的心灵,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四、拓展延伸:
  1.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明确:(20段)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平静的海面比作绿色大理石桌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海上色彩明媚的环境,烘托人物欢快的心情。
  (48段)描绘了天边远处的景物,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传时喜悦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2.请你围绕“叙述节奏张弛有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50字)
  明确: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是却错落有致,疏落有间,张弛有度,饶有风趣,这主要得益于巧妙的叙事艺术。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回来,盼了12年,始终没有盼到。作者暂时丢下这一情节不写,转而写二姐婚后全家外出旅行,还巧妙穿插父亲羡慕漂亮太太吃牡蛎的情节,一下就让已经绷紧的神经舒缓了下来。可是这短暂的舒缓,正是为紧张的高潮蓄势。菲利普猛然发觉卖牡蛎的老水手很像自己的弟弟于勒。在没有得到确证之前,夫妇二人已经是惊恐万状,故事情节顿时又高度紧张起来。作者却暂时不解开这个谜,而是又跌宕了一下,让惊魂未定的菲利普去找船长探问底细,再把气氛缓和一下。船长的话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和怀疑,使得故事发展到了高潮,他们如临大敌。“好在”由于他们“筹划有方”(小声说话,避免被听见;让若瑟夫去付钱,避免被认出;回来改乘圣玛洛号,以免再遇见他),他们终于安然脱险,气氛也终于随之平息下来。最后一句话,言简意长,令人回味咀嚼。这样在叙述节奏上一张一弛,展现了精湛的艺术功力。
  五、板书设计:

  • 【发布时间】2025/1/7 21:33:48
  • 【点击频次】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