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低段语文识句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 屈海燕

【机构】 四川省华蓥市红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低段语文识句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人教版低段语文教材,探讨识句教学的有效方法,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识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低段语文;识句教学;重要性;教学策略
  识句教学同识字教学一样,都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低段教师都把识字教学看成了主要目标,对识句重视度明显不够。在一年级下期、二年级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应将识字教学看作是重要追逐对象。现行人教版低段语文教材在句子教学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参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识句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句能力,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低段语文识句教学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主要工具。加强识句教学的法子创新,学生可以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识句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句子的表面意义,还要求学生理解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分析句子的成分、结构和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低段语文识句教学为学生后续学习段落、篇章乃至更高层次的语言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句子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复杂的语言材料。
  二、人教版低段语文教材中的识句教学内容
  人教版低段语文教材在识句教学方面,注重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句子,建立句子概念;一年级下册则进一步要求学生认识感叹句,体会句子的生动性;二年级上册和下册则分别要求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生动性和不同语气,读懂句子表达的情感,并学习仿写较为复杂的句子。这些内容为学生系统地学习句子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框架和支持。
  三、低段语文识句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情境,形成主体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让学生成为主体的有效路径就是从激趣开始,使其内驱而成。在识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形成主体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感叹句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感叹句的表达效果。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意义
  有些句子的表达内容和思想与学生的认知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比喻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类似情境,从而加深对句子意义的理解。
  (三)变换句式,降低理解难度
  变换句式是识句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变换句子的结构或表达方式,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讲解反问句时,教师可以将其变换为陈述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拿《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的“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儿两个问号,表示两个意思,教学时就可采取多读、领会和变换句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四)注重积累,提高运用能力
  识句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句子的意义,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句子进行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句子素材,提高句子的运用能力。例如,可以通过仿写练习、口语表达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句子运用能力。
  (五)家校合作,共同促进
  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在识句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句子学习。例如,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在家中进行句子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句子运用能力。
  四、低段语文识句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青蛙写诗》中的逗号与句号教学
  在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青蛙写诗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逗号和句号。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找出所有的逗号和句号,并解释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逗号和句号的使用方法。
  (二)案例:《雪孩子》中的抄写句子练习
  在二年级上册的《雪孩子》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抄写句子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句子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选取课文中的一些优美句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抄写练习。在抄写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句子运用能力。
  五、结论
  低段语文识句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人教版低段语文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识句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变换句式、注重积累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句子学习和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高中宝,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
  [2]林莉,化整为零 集学为用——浅析单元统整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词句段运用”教学[J].语文新读写,2023年。
  • 【发布时间】2025/1/7 21:36:28
  • 【点击频次】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