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作者】 唐 番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提高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以增强语文育人效果,我们就要创新教学实施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施教。本文从激趣、培养习惯和加强质疑解疑能力培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实践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作法,因为阅读教学担当的责任众多,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语感,思维创新能力,使之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等,都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教师要在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们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实践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部分老师存在着阅读教学理念落后的问题,往往忽略学生的客观需求,对于其实际情况不能及时了解,并且不符合新课改的客观要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不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学生对阅读知识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动力。
  (二)教学方式不当
  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对于阅读知识的讲述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课堂阅读教学时间,而缺乏对于学生实际教学活动的引导。学生爱玩的天性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甚至被抑制。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阅读课堂上提不起兴趣,阅读效率低下。
  (三)阅读材料选择不合理
  部分老师所选取的阅读材料和具体的课堂内容不相符合甚至是毫无关联,导致学生有限的语文阅读时间浪费在这些不合适的材料之上。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也影响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还说到:“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忙于赶进度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是主体,他们学习效果才是我们老师的追求的重点。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重视并落实。首先要注意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趣。其方法灵活多样。
  但是,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我的实践教学中,我常常用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⑴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⑵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争论式的问题让他们去探讨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⑶在阅读中有个别较难的问题时,就提出有提示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豁然开朗。⑷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问题,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一种习惯。实践中我们发现,的确,好习惯是成就“好”学习、学习好的重要条件。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在小学阶段,就要下力气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白杨》一课,一是学生对白杨的外观不太熟悉;二是本文写白杨树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它所喻指的边疆建设者,学生更加不能够理解。在教学这一课之前,我们可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一是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二是在文中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反复阅读理解。在课堂上,学生们利用了这些材料,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它课文,就会主动查找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从长远看,对学生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解疑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这样教师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缩小教师对知识的遗漏面。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去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教师要教给学生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而不能够随意性提问,特别是与本课无关的问题,教师要在这方面及时引导。一位教师在讲《丰碑》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而不是痛苦呢?”“既然他是军需处长,他为什么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呢?”等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质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创新教学方式,做到灵活多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但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要不断总结自己提高自己,坚决摒弃传统“一言堂”阅读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服好务。
  参考文献:
  [1]钱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4年。
  [2]周月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5年。
  • 【发布时间】2025/1/7 21:36:53
  • 【点击频次】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