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 陈曙东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东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对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美术课程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列举了几点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措施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与延伸,教师需要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在不额外增加教学时间的基础之上,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一直以来,打造高效课堂是所有美术教师的共同愿景,随着新课改任务的持续推进,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地位有了显著提升,教师更加要把握好时代发展机遇,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程资源。
  一、采取灵活导入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在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高效课堂的构建造成阻碍。鉴于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应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采取灵活的课堂导入方式,以此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情感,这是高效课堂得以构建的前提和基础。
  以《美丽的荷塘》这课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先是播放了歌曲《荷塘月色》,并对学生说道:“荷花艳而不俗,出淤泥而不染,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品格清廉、纯洁,同时荷花也是古今文人墨客的诗词、绘画中时常表现的形象。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描写荷花的诗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基于此,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除了诗词,关于荷花的美术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接着,我利用课件出示了齐白石的《荷花》,并问学生这是什么画。待学生答出“水墨画”后,我继续说道:“中国水墨画最重要的基本功夫是什么?”“笔墨!”随后,我板书了课题:美丽的荷塘。如此导入,生动形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程结构
  趣味新颖、形式多样的美术课堂能够让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将注意力牢牢锁定到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为此,教师要一改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中单一化的课堂结构,积极调整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内,呈现出更为理想的学习状态。需额外强调的是,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并非单方面灌输课本知识,而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对美术艺术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授“画人像”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即可以学生感兴趣的漫画为切入点来开展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漫画与人像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开始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与漫画有关的知识,如漫画功能、绘画技巧等,掌握人物肖像画的创作意义。随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几幅人物肖像漫画,让他们通过自行观察,感悟漫画中所呈现出的幽默感和生命力,并对漫画的特点做出总结,在小组内展开套路。最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己的人物肖像漫画,对小组成员的作品做出点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充分体会到由美术创作所带来的成就感。
  三、善用网络,传授绘画技巧
  很多小学生在初次接触绘画时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但如果教师一直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逐步扼杀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负面的抵触情绪和厌恶心理。为此,教师要灵活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来丰富美术课堂,让学生能够时刻保持新鲜感。尤其是在进行绘画技巧传授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精准选择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期待。
  例如,在教授“画故事”一课时,教师即可借助于互联网来搜索一些儿童故事作品,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进行展示,让他们直观感受到画故事的独特魅力,顺势激发他们对后续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类的绘画活动,为他们推荐一些比较简单的儿童绘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绘画风格,并尝试将感兴趣的故事画出来。由于上述的一切教学活动均是从兴趣出发,因此可以很好地提升绘画质量,保证教学效率。
  四、体现主体地位,注重美术鉴赏
  鉴赏是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强化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主要方式,十分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在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趣味性、多元性的美术鉴赏活动,并根据学生的薄弱之处来分别呈现不同类型的鉴赏作品,让他们感知与理解能力得到培养,能够准确理解美术作品中所隐藏的情感内涵,同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授“彩墨游戏”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中国画中所需要应用到的工具材料,感受彩墨画的绘画特点,教师即可组织学生参与美术鉴赏活动。首先,在网络环境中搜索几组彩墨画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自行欣赏,初步了解彩墨画的绘画结构。其次,将学生分成多个活动小组,要求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式,感受彩墨画中的用笔变化将会对最终的画面效果呈现带来怎样的影响。最后,要求学生将彩墨画的诸多特点以关键词的方式加以呈现,说一说自己在美术鉴赏中的收获。通过此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自主完成鉴赏任务;另一方面则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美术作品,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绘画方式,顺利激发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高效美术课堂的构建是当代美术教师应首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新课改教学目标赋予小学美术课程的新要求。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美术课程的教学难度也会随之增加。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美术课程时刻保持学习欲望,教师则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学情现状来创设出多元化的美术情境。此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合作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美术课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严春.以趣导学,因情生慧: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内蒙古教育,2018(14):53-54.
  [2]蔡安琪.小学美术师生互动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14-115.
  • 【发布时间】2025/1/7 21:40:16
  • 【点击频次】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