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张志华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益海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体育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同时承担着向全民传播道德观念的责任。因此,如何将道德观念融合到中国的体育课程中,是每位体育老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运动技巧外,更应该具备优秀的人格特征。因此,我们应该把德育融入到体育课程的设计当中,既帮助孩子们增强健康的身体,又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他们的全面成长。。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我们能够锻炼出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并且能够学习到如何与同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此外,参加运动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支持、鼓励同伴,从而增强我们的团队凝聚力,为我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如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参加比赛等。通过克服这些挑战和困难,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自己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品质。
  4.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
  体育活动有其特定的规则和要求,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通过遵守规则和要求,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提高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 教师以身作则
  老师的表现可谓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体育课上。因此,老师应该时刻保持正确的态度,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实际表现来吸引和激励学生。老师应该始终如一地履行职责,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工作,并且给予同事们应得的尊敬和爱护。。
  2.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课程,我们能够更好地传递道理。比如,通过参加田径课程,我们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耐心、韧性、集结能力;通过参加篮球课程,孩子们能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竞技水平;通过参加体操课程,孩子们能够增强勇气、挑战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结合课程的重点和难度,采取个体化的方法来传授道理。
  3. 通过课堂组织管理进行德育渗透
  良好的课堂组织管理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等方式,进行德育渗透。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时上课、遵守纪律、爱护器材等,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责任感;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小组长、器材管理员等职务,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为班级和同学服务。
  4. 通过评价和激励进行德育渗透
  评价和激励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手段。老师应该经常关注学生的成绩,并且在他们取得成功的过程中,应该大力支持他们。如果有任何问题,老师应该立即提出建议,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此外,老师还应该经常挖掘他们的优势,并以恰当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提高。例如,教师可以表扬学生遵守规则、团队合作、勇敢尝试等行为,批评学生违反纪律、不尊重他人、不努力等行为。
  三、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注意事项
  1.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渗透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游戏等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德育渗透。
  2. 要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通过开展有意义且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我们旨在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要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真正受到教育和启发。
  3. 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
  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需要多个领域的合作。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例如,教师可以与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因此,将道德观念融入到初中体育课程中是一项漫长且困难的工作。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们应该意识到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并努力寻找道德观念的融入方式,以便持续提升我们的道德观念,成为一名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身心健康、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发布时间】2025/1/7 21:42:13
  • 【点击频次】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