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谢 霞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旺成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开展阅读活动等。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因此,研究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自主探究和发现阅读中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置于重要位置。这里的阅读能力涵盖多个方面,像理解能力,使学生能把握文章的基本含义;分析能力,助力他们剖析文章结构与逻辑;鉴赏能力,让学生品味作品的独特之处。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需运用多样教学策略,如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快速提高阅读效率,进而培养起深度阅读思维。
  (三)强调阅读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三、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阅读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讲述故事等方式,创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阅读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自主阅读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提供阅读指导、组织阅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批注、摘要、归纳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开展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活动是丰富学生阅读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如阅读俱乐部、读书节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背影》教学
  1.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父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然后,教师引出课文《背影》,让学生思考: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引导自主阅读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描写了父亲的哪些背影?这些背影分别出现在什么情境下?
  (2)父亲的背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是怎样的?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方法,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批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批注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批注文中父亲的语言和动作,体会父亲的性格特点。通过批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4. 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背影》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讲述自己与父亲的故事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让学生以“父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通过读书分享会和写作比赛,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加深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
  案例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
  1.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展示《西游记》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然后,教师引出整本书阅读的主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有什么不同?
  2. 引导自主阅读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并制定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可以包括阅读时间、阅读进度、阅读方法等。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阅读指导,如推荐阅读方法、提供阅读资源等。
  3. 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对于一些重要的章节和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对于一些次要的章节和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略读,了解大致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归纳和总结的方法,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 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写作比赛、角色扮演等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西游记》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诵《西游记》中的经典段落,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文本的韵律和美感;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西游记》中的人物为原型,写一篇作文,让学生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西游记》中的人物,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
  五、结论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是多样化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开展阅读活动等策略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和探索,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萍.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0(6):79.
  [2] 刘艳丽.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新智慧, 2020(3):110.
  [3] 陈淑珍.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中华少年, 2019(33):142—143.
  [4] 苏秀琴.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家长, 2019(24):113+115.
  [5]童学国.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新课程(中学), 2019(8):23.
  [6]王文华.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 2024(1):238-240.
  • 【发布时间】2025/4/13 19:26:56
  • 【点击频次】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