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式教学探索

 

【作者】 阿娜尔古丽·麦麦提托合提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托胡拉乡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领域的逐步发展,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改善,项目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多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项目式教学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数学学科育人目标。基于此,以适切的项目主题、具体的项目目标、丰富的项目内容为依托,结合有效的项目问题、项目活动、项目评价等驱动环节实施项目式教学,有利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数学教学;项目式;策略探讨;
【正文】

在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不再只聚焦知识传授,而是更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数学思维、实际体验和创新潜力的挖掘。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一线教师也普遍认识到只有继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研究新课标可以发现,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数学教学强调教师应当从整合、统一的视角出发,将数学学习、思维探究与问题解决的全程概括于优质的项目之下,使学生在以项目任务为总体框架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进步。这意味着项目式学习应当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可靠选项。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述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征。首先,项目式学习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项目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的意义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然后,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动手操作,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验等方式,发现和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项目式学习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在项目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提高知识迁移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

(一)合理选择项目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数学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背诵和练习放在了首要地位,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化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旨在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思考、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因此,在项目式教学之初,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项目主题,以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项目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项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开展初中数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项目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的探究过程中去。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探究的思路,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逐步达成项目目标,解决项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数学工具、数学软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项目情境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探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精心设计项目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设计阶梯任务,引导探究过程

在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中,设计阶梯任务是引导学生有序探究、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从任务规划、实施引导和过程优化三个层面,助力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任务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师需基于数学课程标准与项目学习目标,对复杂项目进行系统性拆解。教师可以深入剖析项目涉及的数学知识点、技能点及思维能力要求,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梯度,将项目划分为具有关联性和层次性的子任务。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具有弹性的任务层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逐步提升学习能力。

(四)注重过程评价,反馈学习成效

改进评价方式对推动数学项目式教学有效实施极为关键。以往的数学评价方式多依靠纸笔测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跟解题技巧,却未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与合作能力。因此,必须创建更科学、多元的评价分析体系,以推动学生全面进步。教师可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占比。在项目式教学推行阶段,学习过程跟结果在重要意义上相同,教师可采用课堂观察、学习日志、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探索情况进行记录。例如,在一个数学建模项目期间,教师可留意学生在问题考量、模型塑造、数据筛选等方面表现,并给出贴切的反馈,而不只是盯着最后的解答结果。教师可采用自评、互评跟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反省自己的学习步骤及成果;同时倡导组员彼此互评,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凝聚;最后由教师实施综合考量评价,保证评价公平客观无差错,可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动态考核。

结束语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明确项目目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阶梯任务、组织合作探究及注重过程评价等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未来,教师应进一步探索项目式学习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初中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26):42-44.

[2]周嫣.项目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9):34-37.

  • 【发布时间】2025/8/29 10:50:01
  • 【点击频次】5